能源專家質疑綠色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能源專家質疑綠色未來

2010年07月11日
摘錄自2010年7月10日美國之音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墨西哥灣漏油災難加劇了淘汰石油及石化燃料的開採,轉而主張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資源發電。就連石油公司如今也推行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和生物燃料,作為他們綠色能源計劃的一部分。但美國能源專家羅伯特·布賴斯認為,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幻想,人們需要現實地應對能源需求。

布賴斯說:「碳氫化合物還會繼續存在。我們所消耗的90%的能源、90%的電力來自碳氫化合物,它們不會退出舞臺。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若發展迅速,或許會在某天發揮更大作用;但若要取代世界上每天都在使用的碳氫化合物,我們可能需要比23個沙烏地阿拉伯所擁有的還要多的能源。」

布萊斯在他的新書「電力短缺- 綠色能源神話和未來真正燃料」中提到,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一台風力渦輪機的電量密度是每平方米大約1到1.2瓦。也就是每平方米要1瓦電,使用風力渦輪機你能得到1瓦電。與一口天然氣井比較,一個最低限度的低產井,它的電量密度是每平方米大約28瓦,也就是一口氣井的電量密度比一風力渦輪機多20倍。」

布賴斯還指出,風力渦輪機需依賴像釹這種稀土元素才能高效發電,而那些稀有金屬大約90%都被中國掌握;抱怨依賴外國石油的美國人應該想想這個情況。

羅伯特·布賴斯並說,他不反對發展可再生能源。但太陽能在經濟成本上沒有競爭力。

「我完全支援太陽能。但它是間歇性的,同傳統電力類型相比它比較貴。」

布賴斯認為,未來幾十年裏決策者應該關注2種能源類型。一是天然氣,因為有了新的鑽井技術,天然氣的儲量在過去幾年裏迅猛增長。另外是發展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