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毀棄生活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我們正在毀棄生活

2010年08月01日
作者: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人社中心研究員)

編按:《靠鯨生活的人》是美國原住民小說家琳達.霍根充滿人性光輝的最新著作。此書對環境、靈性及戰爭創傷的敏銳感受及描述,點出這個生態危機時代的重要議題,以及現代原住民面臨的生存困境。書中既描寫自然之美,細膩呈現越戰退伍軍人夾在戰爭經驗與美國原住民社群之間的掙扎,以及部落傳統與現實世界之間痛苦的道德抉擇。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優美筆觸,探索人與鯨究竟可以有什麼樣的關聯、依存的關係。編輯室將每個週末刊載書籍精選內容,敬請期待。《我們正在毀棄生活》是自然文學作家吳明益的推薦序。

他們相信,只要給鯨魚足夠的愛,牠們便會聽見,並獻身游向族人。

5月中讀完琳達‧霍根(Linda Hogan)《靠鯨生活的人(People of the Whale,2008)》的書稿,足足有半個月之久,全然沒有動筆寫這篇文章。

這期間因為寫小說的關係,我翻閱了一本又一本關於鯨豚的科普著作與文學著作,每回抬頭看著窗外的淡水河,我總把視線省略過對面的山景,想像那條並不寬的河道是大海,而抹香鯨群正因不知道什麼樣的原因而擱淺岸邊。

5月底開始,英國石油公司(BP)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愈見擴大,不負責任的財團草率又充滿傲慢的處理態度,在一切阻止漏油的方法失敗後變得張慌失措。此刻,不論你吃不吃魚,不論你用不用石油,不論你否是漁夫,不論你是哪一個種族,整個世界都正在失去一些珍貴的物事。

3周後,我再讀了一遍書稿,再讓自己,從第一頁被吸引一次、思考一次。


圖片版權:L.A. Henderson

琳達‧霍根是美國印第安奇克索族裔(Chickasaw)的作家,雖然曾來訪臺灣,但除學術界外,恐怕一般讀者都極其陌生。她是美國原住民作家的代表人物,從詩到論述、小說、劇作無一不能,備受肯定。直到如今才翻譯她的近作,無疑是國內讀者的遺憾,這就像讀臺灣文學卻省略了夏曼‧藍波安,我們省略的可能是美國文學中很重要的另一種聲音。

然而我始終認為,無論是何族裔,寫作無疑最後還得回歸本質,因某些非文學性因素而受注目的作者,最終作品若遠不如作者身份背景迷人,常會令人失望。由於題材與作者身份的特殊,我更好奇霍根如何讓這部小說不成為僅僅是一部部落民俗誌,或落入原住民與自然總是和諧共存這類刻板邏輯的窠臼。

小說首先虛構了一個位於美國西北部的原住民族裔阿契卡族(A'atsika),這是一個和海與鯨密切相關的族裔,鯨既是神祇也是獵物,當他們提出「懇求」的時候,鯨或魚甚至都會自動擱淺以救饑民。小說中描寫傳奇捕鯨人維特卡走進海洋捕鯨時,「地上的每個人、每件事都是靜止的。城鎮停止生活。沒有人工作。沒有人買或賣。沒有人笑或親吻。」彷彿在進行一種神聖的,向大自然取食的儀式。他的孫子湯瑪斯繼承了祖父捕鯨的天賦,能像魚一樣在水中長時間憋氣。妻子露斯則生下時臉頰上就長了頤邊肉,動過外科手術後才得以用肺呼吸,她擁有以歌聲呼喚鯨、直覺海底動靜的奇妙能力。

然而因時代變遷的關係,族人不再以漁獵維生,湯瑪斯也因接受了美式的教育而對「國家」產生想望,因此赴越南參戰,在這期間露斯產下一子名喚馬可,同樣擁有感知海的訊息的天賦。戰後湯瑪士卻因種種原因遲遲不敢返鄉,最後因看到部落「重返捕鯨傳統」的報導(其實是族人投入了商業捕鯨),才踏上歸鄉路。

以「親情」、「戰爭」、「商業利益」來描寫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樣的架構其實極易墮入好萊塢式的膚淺「救贖」。特別是小說中部落的反面人物狄米崔的塑造稍弱,以致於後半部幾處轉折較缺乏說服力。不過,霍根的迷人語言與細節的講究,挽救了整部小說的敘事。戰爭結束後,心靈受創,又想重新尋回部落傳統的湯瑪斯回到村子時,不願與等待他多年的妻兒相認,小說寫湯瑪斯面對露斯時心裡想:「這女人是他的歷史」。而露斯發現湯瑪斯沒有意願回到家庭,一切等待盡皆成空時,寫道:「她是一座錨,但至少現在她知道錨有極限。它觸底了。她不能跌得更深了」。而做為族裔天賦與傳統繼承者的馬可第一眼看到父親時,敏銳的他感覺「我父親的心如石頭般一路滾來。」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就足以看出霍根擁有不可思議的,洞悉人心的描寫能力。

而「戰爭就像海洋,人進去就會受灼傷或溺死的海洋」,霍根不著痕跡地,將美國的殖民史、戰爭與原住民所受的傷害,埋伏編織於小說的細節,也使象徵傳統擁有奇異天賦的阿卡契人最終失蹤於海,變成一個多重的隱喻。戰爭對人的傷害,宛如人對海與鯨的傷害,摧折的是人心最溫暖、珍貴的角落,摧折的是無所不在的生活本身。

在看到國外媒體報導中,提及墨西哥灣的海域恐怕已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未來十年甚至可能隨著洋流漫延開來,我不禁想到每年在美國東南方沿海的繁殖地與加拿大海域間來回遷徙,僅餘數百隻的北大西洋露脊鯨(Eubalaena glacialis)的命運。在過去,人類的捕鯨數量與航海技術成正比,我們因為「文明」而遺棄了曾經對這些食物、生活物品供給者,充滿敬意的生活態度。而今我們摧毀的是他們和我們自己永久的住居,正如墨西哥灣的油污必然在未來幾年中,隨著洋流朝其它海域而去,那絕非只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已。這使我不禁回想小說中露斯與另兩位女性,反對部落男性決定獵捕已所剩無幾的鯨,到海上唱歌叫鯨魚不要來的段落。我無法不感同身受,兼具原住民族裔與女性身份的霍根,心中的焦慮不安,那歌聲,彷彿是要我們的生活本身遠離我們、告別我們。

這世上有機會看過露脊鯨的人們已愈來愈少,也總有些人,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然而就像小說裡阿契卡老人所感受到的海風,即便「那風在英文中沒有名字」,總有另一群生命能微細地辨別出它的不同,那樣的能力與經驗,正是維繫這個世界存在著各式各樣生命與文化精魄的關鍵。

這樣的一部小說,或許不只是一個小說家對生態、族群與人性提出的警語而已,應該說它本身,就是值得珍視的文化魂魄。

【書籍作者簡介】
琳達.霍根 Linda Hogan

美國原住民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其中《卑劣靈魂》(Mean Spirit)入圍普立茲文學獎決選,曾獲美國原住民作家團(Native Writers' Circle of the Americas)終身成就獎,及美國圖書大獎(American Book Award),2007年進入象徵美國原住民榮耀的契卡索族名人堂(Chickasaw Nation Hall of Fame)。目前居住於奧克拉荷馬州,持續創作不懈。

【書的小檔案】

書名:靠鯨生活的人People of the Whale
作者:琳達.霍根 Hogan, Linda
譯者:刁筱華
出版: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7/01
定價:280元

※本文轉載自《靠鯨生活的人》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