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結束 專家嘆:無以為專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結束 專家嘆:無以為專家

2010年08月18日
本報2010年8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環保署17日舉行中科三期七星基地「健康風險專家會議」,雖然多數專家委員質疑這份報告方法、評估都不足,但最後環保署依「專家會議共識方式」給了各委員四個選擇,每個選擇的前提都是「通過共識」,最後除了周晉澄拒絕背書不選擇外,其餘委員都選了「第四選項」。健康風險評估會議宣告結束。

后里農民、環保團體想要與會,但環保署把大家擋在一樓旁聽室,環保團體把鬼符貼在環保署大樓,拒絕非法審查、黑箱作業。

專家會議結束,原訂後續兩天會議取消

環保署原本從17日起一連三天排了中科三期會議,第一天審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結束、第二天接著舉行第8次專案小組會議、第三天舉行環評大會。如此就算是依法院裁定,重新完成環評審查,解除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的停工令。

不過,由於17日多數專家委員質疑這份報告,而且依「第四選項」規定,中科必需有時間再做調查,因此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宣布,後續兩天的專案小組會議、環評大會取消。據了解,可能在8月26日前後舉行。

專家會議已失去「專家功能」

健康風險專家會議已結束,專家委員再也無法審查中科後續補作的調查,對於後續調查是否足以呈現后里當地的風險、是否採取減輕對策、無法減輕是否做成不應開發結論等等,專家委員已無法再表達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結束健康風險評估會議,專家無法對健康風險評估做出最終定論,事實上已失去「專家功能」。

所謂「第四選項」指:「所有委員提出的數量級、不確定性或定性討論都是不可忽略的,可用量化數值模式加以模擬,但是否仍在所採減輕策的可處理範圍,需在「環評會大會」審查決定通過環評報告前或定稿前,或以差異分析方式,以量化數值模式加以分析,來確定其可採取減輕對策的替代方案。」

也就是說,中科後續補充的調查直接送專案小組、環評大會,由環評委員決定通不通過、是否進入二階審查。然而,從這幾次官派委員全員到齊且口徑一致看來,加上部份環評委員早看出支持傾向,預期環評大會表決通過機會很大。

抱怨連連的所謂「共識」,周晉澄拒絕背書

周晉澄在閉門會議時,質疑這份報告很多背景資料不完備,應重新把資料拿來重新模擬,過去有很多科學園區的代表性資料為何不拿出來用?「送一些沒用的東西,一定要套進一個選擇,我不會選擇,因為這根本不對,要重來」。

而其他專家委員雖然選了「第四項」,有的顯得很無奈持續提出質疑,例如郭育良質疑這份報告沒有做孕婦跟胎兒的健康風險評估。邱弘毅質疑,報告講了太多結果,但沒有交代過程。而且針對放流水排入大安溪的健康風險,小孩的致癌風險(7.43E-08)竟然比大人(2.00E-07)低,相當不合理。

另外,王榮德對報告中「排除大安溪放流口下游民眾用地下水洗澡、清洗等皮膚接觸的暴露劑量」相當不滿。他表示,以過去評估RCA案例看來,使用地下水洗澡而吸入的暴露是相當重要的。他表示,「我無法接受」。

周晉澄說,健康風險評估在保護誰?廠商還是人民?這報告可以送到焚化爐,太多資料是錯的。他最後嗆李俊璋:「請主席好好把關」。

李俊璋強調,大安溪需要評估的內容都已納入,委員及大安鄉公所的疑慮會一項項檢視。大安鄉民擔心放流管滲漏問題,雖這是重力流通常不會洩漏,但還是要求放流管沿岸及放流口地下水要監測。他認為自己已做周全的處理。

健康風險評估的侷限

健康風險評估已成為所有環評審查必討論項目,但究竟風險該如何評估、評估那些族群、項目、範圍,卻沒有一個標準,各方見解也差異很大。因此就產生一個奇異現象,健康風險評估原本是為了解除開發當地民眾的疑慮,但到目前為止卻發現少有居民對健康風險有信心。

台大公衛所教授吳焜裕認為,健康風險評估在方法學上受到很大限制,例如無法探討既有的風險與新增風險之間的關係。而且,要以今日的資訊去預估未來的風險,的確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他建議開發案在營運之後,應該再補做「流行病學」,以確保當時的決策是對的。健康風險評估之於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吳焜裕、詹長權並未繼續參與中科三期風險評估計畫

環保署日前新聞稿指出,中科三期健康風險撰寫的學者,包括台大公衛所教授吳焜裕、詹長權。中科管理局隨後發新聞稿澄清環保署的說法。

中科管理局表示,吳焜裕、詹長權只參與最初的報告,在97年11月4日完成送環保署審查。最高法院於今年1月21日駁回環保署上訴,環保署於2月4日發文中科管理局要求補充健康風險資料,之後中科委託中國醫藥大學教授補作健康風險資料,吳焜裕、詹長權並未參與。

對此,周晉澄在此次專家會議中,指中國醫藥大學未經吳焜裕、詹長權同意,直接引用之前報告在新的報告中,且做出與當時不同的結論,認為有違學術倫理。而對於環保署有意或無意的誤植,吳焜裕表示,「澄清就好」。

中科報告:風險可接受 委員:評估不足

由許惠悰所做評估內容,主要包括七星基地健康風險評估、長期放流水大安溪健康風險評估、后里既存風險評估結果。

七星基地的健康風險評估了三個情境:1、七星農場廠商進駐下的評估。2、七星+后里的綜合評估。3、后里鄉人口較稠密區域的后綜高中及后里辦公室。

結果顯示致癌風險最高的在第二點,風險值2.74E-07,但在可接受範圍內(E-06),但有委員質疑廠商化學品評估不足。

大安溪放流口下游水體調查,在七星基地、后里基地污水廠分別採樣,兩基地放流水總計每日8萬噸,大安溪的月平均流量42.82CMS。排除:飲用受污染地下水作為洗澡、口服、清洗等吸入或皮膚接觸吸收之暴露劑量。

結果顯示,大人的致癌風險2.00E-07、小孩的風險7.43E-08,小孩的風險比大人低,許多委員質疑這種結果不合理。

在「后里既存風險評估」則明顯看出,在沒有中科三期前,后里的污染已相當嚴重,計算后里焚化廠、豐興鋼鐵附近包括空氣、土壤、植物採樣,致癌風險在1.94E-06~5.41E-06之間。

已經污染這麼嚴重的后里,是否應再設科技園區增加后里人的健康與環境負荷?

出席委員名單: 共計8位委員、1位環評委員、5位官派環評委員
李俊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主席)
蔡朋枝/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
謝顯堂/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教授(缺席)
江鴻龍/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教授
江舟峰/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教授
王榮德/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郭育良/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周晉澄/台灣大學獸醫系教授
邱弘毅/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報告撰寫(主持):
許惠悰/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