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01日
摘錄自2010年9月1日BBC中文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綠色和平組織近日發佈了一份『「毒」隱於江——長江魚體內有毒有害物質調查』的報告,引起各方關注。
報告的作者在長江沿岸的重慶、武漢、南京及馬鞍山河段,收集由當地漁民提供的野生鯉魚和鯰魚,送到英國研究檢測,結果發現這些長江野生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激素甚至重金屬的污染。
中國媒體隨即廣泛轉載新華網的文章,引述中科院水生所、武漢大學、華科等權威研究機構的專家回應說,無論是英國的檢測報告還是中科院水生所的檢測報道,都顯示長江野生魚的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體健康。
專家、權威的正面解說固然能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起到穩定公眾情緒的作用,但對於中國江河的野生魚蝦是否能安全食用,許多人仍然無法像那些專家一樣樂觀。
綠色和平的報告說,長江流域不同河段最常見的魚的體內不僅測出「環境激素」壬基酚和辛基酚,還累積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甚至有汞、鉛、鎘等重金屬。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中國以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經濟飛速發展,後果就是造成無數攜帶環境激素和有毒重金屬的魚、蝦、牛、羊……,污染地不僅在長江,也在黃河、淮河,在草原、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