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創作的手工藝品,總有種獨特的素樸美感,讓人感到溫馨有趣,像是這些順著樹木紋理作成的漂流木家具,這裡有一個斜出去的大腳,或是在那裡扭了一個彎,如同原住民自由奔放的個性。去年莫拉克風災後帶來的這些漂流木,部落居民不肯絕望,也試圖從中找尋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收音機裡傳來的音樂聲和忙碌的縫紉機聲音,在小小的空間裡回盪著,這裡是台東縣金峰鄉北里村的原愛布工坊,一群部落媽媽們利用工廠捐助的廢布,縫出各種實用的布製品,也慢慢車出人生的另一條路。
在這群媽媽們的巧手下,廢棄布料有著各種姿態,除了有排灣族別具含意的圖騰,還結合了現在受歡迎的款式,新舊交融產生新的趣味。而這些不管是創作發想到接洽訂單,都由部落媽媽們一手包辦。
而在金峰鄉的另一處,則是傳出木頭敲打聲,部落爸爸們利用漂流木原有的形體,打造出一張張獨一無二的桌椅,為了讓木頭能夠自在呼吸,這裡的木作家具不上漆,保留自然原色。
這2處工坊都是由台東縣原愛工坊協會在2007年所成立的,主要希望藉著提供當地居民就業機會以及謀生技能,讓一些在外討生活的居民能夠返鄉。
原愛工坊的成功,讓許多部落開始思考,是否能夠依循同樣的模式,來讓社區發展。尤其在八八風災受創嚴重的嘉蘭村。根據台東林管處估算,八八風災過後,在台東地區清理出21萬噸左右的漂流木,其中有5千噸是紅檜、牛樟等貴重木材,其餘都是等待標售的次級木。
嘉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歐美惠認為,利用漂流木和廢布料等成本較低的材料,只要再加工,就能夠創造出各種手工藝品,也能讓部落居民都能擁有謀生技能,不需要光靠津貼過日子,於是嘉蘭村在民間團體的協助下,成立芭伊工坊,開設了陶珠、木工、環保布包等課程,找來原愛工坊的木工和縫紉師傅上課,展現了部落之間的互助合作,加深部落彼此的情感,未來也計畫推動部落遊學,把各工班的特色作為導覽活動,但為了避免客源重複,也在產品定位上有所區別,歐美惠發現透過培訓課程,居民不但找回信心,也在敲敲打打和車布料的聲音中撫平心情,對未來的前途覺得比較安心。
2010年8月13日,陽光正烈,在這一棟利用當地的漂流木和石片堆疊而成的石板屋內洋溢著喜悅,今天芭伊工坊的成果展,就要在這裡進行。
部落居民熱心的為我們一一介紹作品,這些原本漂流在各處的廢棄資源,在各方的愛心下,來到了原住民部落。藉由部落居民一雙雙的巧手,變身當地的文化商品,也撫平了一顆顆不安穩的心。
在這一群嘉蘭媽媽們的美妙歌聲中,我們彷彿聽見嘉蘭部落正在甦醒的聲音。
採訪側記:
跟許多的偏遠鄉鎮一樣,原民部落也面臨部落青年外出工作,子女交由長輩照顧而產生隔代教養的情形,長期在部落的鄭漢文校長,看到這樣的困境,認為如果能製造在地就業機會和訓練謀生技能,就能解決不少問題,也能串連起各部落之間的互助情感,於是在他的推波助瀾之下,許多部落工班,也像是雨後春筍般冒出...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