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七輕之後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反七輕之後

2010年10月18日
採訪、撰稿:林靜梅;攝影:陳顯坤、 謝其文;剪輯:謝其文

台南七股地區,原本是個養殖漁業興盛的地方,不過在民國80年代,因為價格崩盤的緣故,很多人都賠得很慘,地方的經濟也一蹶不振.當時,先是有財團看中這裡,想要開發七股工業區,不過環評沒有通過,案子胎死腹中。後來東帝士和燁隆集團,再度看中這塊海濱之地,想要做更大的開發案-濱南工業區,要蓋鋼鐵廠、蓋石化廠七輕,還有很多很多大型工業。

那時居民分成兩派,一派是贊成一定要開發,畢竟地方經濟需要一劑強心針,然而另一派居民,則是非常堅決的反對,他們主張,只要這種大型工業進駐,七股潟湖就會毀掉,那他們又要怎麼靠海吃飯?

於是形成濱南工業區,到底要不要蓋的兩股巨大力量,其實,對於贊成或反對的居民來說,未來的選擇,好像得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中,選一樣,好像只能選一樣。不過,這條選擇之路,真的走了很久。

而現在的國光石化八輕運動,似乎也有類似的脈絡,贊成與反對的居民,同樣有著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兩種拉鋸的聲音,到底,經濟與環境有沒有平衡點?

這就讓人更想知道,為什麼當初濱南工業區和七輕沒蓋起來?反對運動又為什麼會成功?光靠環保團體的力量足夠嗎?結合政治力量是必要的嗎?選擇了把環境留下來,居民現在又是怎麼看自己當初的選擇?而運動結束之後,七股地區的人民,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採訪側記:

希望透過這則專題報導,能帶大家重回歷史的脈絡,來檢視當初運動的過程,也希望能透過七輕的例子,讓社會能夠看到,其實,要地方能夠從經濟的困境中再發展起來,發展高污染工業,的確是選項之一,但真的還有很多別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也許不必付出這麼大的環境代價,也不必承擔不可逆的環境破壞.但這條路也不是一蹴可幾,更不是轉個彎就會到,在反濱南、反七輕的運動之後,保住家鄉美好的環境,七股居民還要繼續努力,政府也必須繼續協助居民,走上一條永續之路,當然也必須要有永續的心態。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