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3日
摘錄自2010年12月23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因應全球暖化、降低碳排放量,用過核子燃料的再處理利用,成為各國考慮的方案。原能會表示,隨著第4代核子反應器技術成熟,用過核子燃料再處理會是未來趨勢。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組長劉文忠表示,許多國家都在走用過核子燃料再利用的路線,日本、法國、俄羅斯是主要國家,中國大陸也在積極研發獨門的核子燃料再處理技術。
劉文忠表示,經過再處理的核廢料,體積是現在的1/5,再用玻璃固化技術封存,可以節省外包金屬的成本。
劉文忠說,用過核子燃料再處理現在價格還是比較貴,可是未來鈾越來越稀少,加上第4代核子反應器發展技術成熟,屆時再生處理的價格就變得可接受,是未來的趨勢。
美國卡特政府時代曾擔心用過核子燃料的再處理發展成核子武器,一度停擺;歐巴馬政府現在又重新評估用過核子燃料在處理的可行性。
劉文忠表示,台灣的核子燃料由美國進口,也會參考美國的做法。目前採乾式的中期貯存,未來,興建深埋式的最終處置場、集中式的乾式貯存,或是未來增加的核能機組擴充貯存池容量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