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V.S經濟發展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V.S經濟發展

2010年12月15日
作者:王力平

環境運動的崛起

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自由市場經濟伴隨著民主制度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全球人口大量增加,物質的供需及各種產業規模快速成長,人類所有的活動皆以經濟發展為依歸,漠視生態環境的惡化。一直到1962年瑞秋.卡森女士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之後,環境意識才逐漸浮現,漸漸的有更多人投入環境運動,在諸多議題上與經濟產業對抗,包括反對具污染性的化學工業、對地景環境破壞的礦業以及破壞森林的伐木業等。

環境運動在世界各地展開,也同時與主要的經濟產業造成強烈的對抗,因此許多生物與生態學家投入環境科學的議題研究,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了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其中包含了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環境品質,藉由理性的科學分析提醒世人:生物多樣性雖然不容易見到實質的經濟產出,卻與經濟發展有直接的相關,其中大部分是屬於社會及環境成本。

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利用價值

生物多樣性帶給人類生活直接價值的範圍相當廣泛,其中消耗性利用價值主要與原始社會或低開發環境密切相關,尤其以採集、狩獵為主的民族,直接利用環境資源滿足生活所需,例如砍伐樹木為薪炭或建築材料;採集果實、葉片、蜂蜜,及獵捕各種鳥、獸、昆蟲及魚類為食。許多農業社會也捕捉魚類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這樣的生活模式在臺灣的早年、甚至現都還存在著。

直接的生產性利用價值,現在仍然廣泛的存在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中,其中較具代表的為伐木業及漁業。這些產業直接將取自於自然界的資源做為商品,並且轉換為貨幣財產;其中森林產業不僅林木的生產,還包含許多相關副產品,例如真菌類的各種香菇、靈芝等。

而漁業更是人類直接利用生物多樣性的極致表現,所有的海洋生物小至數公克的螺、貝類、海洋中的鮪魚、旗魚、鯊魚甚至是體重超過百噸的藍鲸,都是人類對於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利用價值,若非海洋環境中有著如此豐富的物種維持生態系統的運作,就無法擁有如此龐大的資源可供利用。以東京築地為例,約1700多個水產販售攤位,出售日本海域2000多種魚類,其中較具食用價值的約400多種,平均每一天賣出270萬公斤的海鮮,一年的交易總值可達50億美金以上,相當於斐濟共和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這都是生物多樣性創造出來的實質經濟價值。

生態,也是一筆好生意

近年,蓬勃發展的生態旅遊,更是生物多樣性創造出來的新興產業,例如賞鳥、賞鯨豚、賞蝴蝶及各種戶外生態教學等,這些產業是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屬於非消耗性的利用。以臺灣而言,賞鳥活動就創造出了許多旅館、交通、餐飲,望遠鏡、攝影器材、鳥類圖鑑與相關書籍的經濟活動。另外,南投桃米社區、墾丁社頂部落、及嘉義頂笨仔社區等,也依靠社區周邊的棲地創造出多樣的物種,成為居民解說導覽的重要資源,吸引許多遊客造訪,間接依靠生物多樣性成就社區的經濟發展。

降低經濟損失及環境災害

非消耗性價值還有許多看不見、受到忽視的部分,例如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系統價值,包含穩定水文、減少土壤沖蝕與維持生態環境系統平衡等重要功能。

水文的穩定對於臺灣特別重要,颱風季短時間龐大的降雨量造成山崩、土石流及淹水等災害,每年都造成數十億甚至是上百億的財產的損失。而森林生物多樣性較佳的環境,確實能減少洪峰逕流的量,延遲洪水集中的時間,就能夠減少洪水災害的損失。以馬來西亞為例,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天然森林與經濟農業森林(橡膠與油棕櫚)相比較,天然林的洪峰逕流量僅剩一半,而且逕流緩速又時間延長,不僅降低水災的危害,同時也兼具蓄水的功能。

減少土壤沖蝕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功能。伐木基地在降雨過後,溪流中的懸浮物比天然森林增加70-97%。土壤沖蝕所造成的影響包含植物生存空間消失、山崩、土石流、河岸堆積等問題,另外也造成攔砂壩、水庫壽命縮短以及自來水廠的淨水成本提高。

維持生態環境系統平衡是最重要、但卻最被人忽略的部分,因為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是依賴多樣的生物在自然環境中,擷取太陽能產生營養循環以及能量流動持續的運作,少了其中的任何物種,都有可能讓生態系統運作施衡,並對人類造成不易估算的嚴重負面影響。例如近年世界各地蜜蜂因病毒感染而大量死亡,造成許多農作物無法授粉,導致生產系統崩潰。因此維護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生活品質及經濟發展具有實質的相關性。

後代子孫承擔社會成本

經濟發展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但是對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運作,至今仍鮮少討論研究。尤其是政治、財經、工商業領域的人們,由於過去所受的教育中缺乏生物、生態與生命的論述,及只重視即時可見的經濟效益,因此總是在喊著「拼經濟」口號中忽略了許多看不見的社會成本,而這項成本將由後代子孫一起承擔。

所以,更必須透過環境教育的力量,讓更多人願意為長遠的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參與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期待一個更美好、永續發展的地球公民社會。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