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30日
摘錄自2011年1月30日北京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氧化劑、修復裝置、微生物,有了這三樣自主創新的技術法寶,原本充斥著大量工業污染物的土地,幾年內便可重獲健康,再次利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的科技計劃重大項目-「北京市典型場地污染的關鍵原位修復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日前正式通過驗收。
2008年,北京市啟動了全中國首個城市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示範重大科技項目,以焦化廠重污染區為「試驗田」,研發自主創新修復技術和設備。
「這些原創的土壤修復技術和設備,成本遠遠低於國際同類技術。」污染土地修復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廖曉勇博士算了一筆賬,修復1立方米受污染土壤,我們只需不到1000元。「不僅是工業污染土地,我們的技術同樣適用於礦山廢棄地、垃圾填埋場周邊的受污染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