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電磁波值有多少? 環團:應強制標示於手機背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你的手機電磁波值有多少? 環團:應強制標示於手機背蓋

2011年04月01日
本報2011年4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許多人愛用手機上網,但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31日公布調查顯示,99%的受訪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手機SAR值多少,導致使用了高SAR值手機上網,吸收高電磁波而不自知。協會呼籲NCC應強制業者在手機背蓋標示SAR值,也請民眾減少近距離使用手機上網、講話或發簡訊。

德國手機SAR值只要低於0.6瓦/每公斤,可在手機上標示「藍天使標章」,表示這支手機的電磁輻射低。但國家通訊委員會(NCC)並未要求業者在手機上標示SAR值,消費者選購無所適從。調查顯示,448份調查資料中,99%的受訪民眾建議,可在手機明顯處標示SAR值,給消費者選購參考。

不同手機電磁波差異大

陳椒華指出,使用高SAR值的手機放出的電磁輻射量也較高,協會檢測92款手機,發現通話或上網後電磁波值從最高4000瓦/每平方公尺、到最小數百微瓦不等,顯示手機電磁波差異很大。

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何宗勳是手機上網的愛用者,他在現場使用射頻檢測器,檢測各種手機上網時的電磁波,發現從數百微瓦到數十瓦不等。他表示,手機上網時如太靠近身體會有不適的感覺。

手機上網電磁波飆高,發送簡訊、上網最好使用耳機,盡量不要直接把耳機貼著耳邊講話,就可降低電磁波。

政府有責任告訴民眾什麼是「安全手機」

世界衛生組織已發現長久使用手機有罹患腦瘤風險,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中心主任雷諾曾在國會聽證會作證,電磁波更容易穿入青少年及兒童腦部,多個國家政府已公開提醒兒童青少年、孕婦應少用手機。

陳椒華表示,政府有責任告訴民眾什麼是「安全手機」,環保團體多年來要求政府強制業者在手機上標示SAR值,用意就是給消費者充足的選購資訊,但主管機關NCC卻置之不理,只強調業者的手冊及NCC網站都已有公告,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足的,沒有宣導,很多消費者連什麼是SAR值都不知道。

發送簡訊、上網盡量使用耳機

陳椒華指出,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所訂瞬間曝露限制值是10瓦/平方公尺,長時間曝露目前沒有標準值,世界衛生組織去年提出的預防策略是:使用手機應距離身體30~40公分,發送簡訊、上網最好使用耳機,盡量不要直接把耳機貼著耳邊講話,就可降低電磁波。

※註:SAR值:人體每公斤吸收電磁能量的瓦數,單位:瓦/公斤(W/Kg)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環境報導」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