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們看到了環保團體不斷地倡議環境議題的重要性,但人們對於無法感同身受、或感覺不到立即影響的事件,關注度總是較低。然而近幾年來,或許是現今全球環境的異常變化真的讓世人開始驚覺到環境與切身的關係,不僅全球開始熱烈探討環境議題,企業經營者也不得不去正視並省思,該如何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對企業永續經營所帶來的挑戰。
與台灣科技產業近距離接觸的這十幾年來,我也看到了台灣產業思維在這方面的轉變。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派任台灣的時候,正好遇到台灣經濟起飛、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年代。在當時,為了面對市場競爭與企業的生存,經營的重心多是在為公司獲取最大利益,很少企業經營者會去重視環境與永續經營的關係。但現在就不同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的地位早已不言可喻,許多標竿企業已落實永續經營的方針,甚至於企業經營核心內規劃專責部門,「綠色企業」在台灣,已經不只是宣傳口號。
Sony公司相當瞭解企業經營對環境永續可能造成的影響,所以在各個經營層面都仔細評估檢討,不僅從1997年便開始出版環境報告書,2003年起也進一步推動「綠色夥伴」 認證制度,不僅自我要求,也要求協力廠商必須沒有、不生產及不運送有害物質,而在去年,Sony公司更宣誓要在2050年前達到環境零負荷的目標。這種堅持與決心,當然並不是一開始就得到大家的認同,推動起來也很辛苦;但時代變了、產業思維也跟著不同,對於這種轉變,我個人有相當深刻的感受。
將環保當成 「事業」來經營
去年我再度被派任台灣市場,被賦予的責任比起十年前更為重大,身為公司領航員的我,更必須思考Sony在台灣的永續經營方針。我認為,一家公司是否能將環境與永續經營徹底落實,公司的經營方針與理念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把「理念」、轉成「信念」、再變成「文化」,是很重要的關鍵。關於這一點,我非常認同伊賀久高先生(台灣索尼董事暨財務長,主導內部營運策略)說的,「如果每個人都只想著要做到符合規範的事,那什麼事都不會做得太好。而如果,我們把每一件事都當成是自己的事業來用心經營,那才有可能會做出好成績」。不是跟隨別人的腳步,不怕去做別人沒想到的、沒做過的事,我希望在公司建立的文化,就是這種精神,Sony品牌的創新精神。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不怕事小、只怕不做
企業文化將直接反應在每位員工的觀念與行為上。為了要邁向環境零負荷之路,我們也用盡心思教育、培養員工的環保觀念與行為,即使從小處做起,也能透過小小的改變,讓員工在無形中習慣環保的生活。從減少廢棄物、養成省水節電的好習慣,到推動日常生活、甚至是業務運作過程的回收再利用創意方案;公司透過各種創意的設計與細心體貼的考量為員工們打造一個環保空間與文化,更鼓勵員工的參與投入為環境零負荷的努力創造發想更多的可能。
除了透過內部員工的凝聚與努力,我們也努力思考,如何善用Sony的專長與資源為下一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從2000年開始,我們就要求員工以身作則,帶著親朋好友參與從淨灘、掃街、推廣回收再利用、到宣誓「Go Green」等各種環保活動,2006年開始也進一步將環保的理念向下紮根,從偏小校園推動創意環保教學,藉由環保觀念的培養,在我們下一代的心中灌注環保的種子,給予他們不同機會與平台,去體驗思考環境的議題,期望未來環保的種子終將發芽茁壯,也將Sony的理念與文化延續的擴散出去,為地球一起建立起環保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