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廠址沒著落,蘭嶼核廢料貯存場遷廠在即,近日扁政府宣佈將在核一、二、三廠內各再興建一座可貯存四萬桶核廢料的臨時貯存廠。以長期的臨時貯存代替最終處置的解套方案突顯了,朝野非核家園共識根本是一個欺瞞社會大眾、騙取選票的幌子!
事實上,一、二廠從去年就著手興建這座廢料倉庫,在沒有告知地方,向地方居民公開說明的情況下,台電以向內政部申請特殊建築執照的方式,規避了地方居民與台北縣政府的監督。同時,環境影響評估和防災計劃也是以書面審查草草了事,或者是根本不做!台電這種佔地為王的管理方式,對地方居民來說早就惡名昭彰。然而,這就是扁政府宣稱的核廢料最佳處理方式與去處!所謂的長期臨時貯存,根本是隨便貯存!而在最終處置廠沒有未來的狀況下,其實就是永久的臨時貯存。
嚴重的問題,還藏在長期的臨時貯存倉庫後頭!
當扁政府一邊苦於廢料的處置問題,另一邊核四廠正在趕工中,屆達除役年限的核一、二、三廠仍老神在在的運轉,根本不見除役的相關工作。只要核電廠運轉的一天,要談解決廢料問題根本是緣木求魚。原來「臨時」、「隨便」的不只是廢料倉庫,還包括整體的核電政策!
「非核家園」面對的絕不只是眼前的低階核廢料而已!在核一二三廠的廠區內,用過核燃料棒,也就是所謂的高階核廢料,要將它先貯存於廠內之燃料池,使放射性及熱量充分的衰減後,移至廠內乾式貯存設施,進行約40年左右之中期貯存,最後再進行最終處置。所以,高階核廢料貯存80年,而甚至可能就成為永久儲存廠。核電廠的除役就是更「臨時」不得、「隨便」不了的工作了!
核電廠要除役,從停止運轉、與整體電力系統解聯到拆廠,是一項龐雜、花時間的工作。在停止運轉前就要先做環境影響評估,到開始拆廠已是幾年後的事情。真正進行拆廠工作,核電廠才開始它最複雜的問題。反應爐與圍阻體拆卸的鋼架屬於高放射性核廢料,究竟要何去何從?應該如何處理?廠區內要如何恢復原始地貌?真正完成電廠除役工作,按照國際核能管理單位的推估,至少要花上20~40年!然而,更根本的是,在台灣,核電廠除役至今都沒有法源依據!在無法可循的除役工作下,更遑論能拿出具體時程表,讓台灣社會真正成為一個「非核家園」!
八月底召開的地球高峰會上,在全球各國一致為生存環境尋找永續發展的出路時,我們的扁政府卻只以「臨時政府」的心態,思考「眼前沒人要的低階核廢料可以堆哪裡?」,如何能夠短期內解套核廢料問題引發的社會衝突、政治危機,而讓「非核家園」淪為虛偽空洞的口號。試問,我們的扁政府憑甚麼去參加聯合國地球高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