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陣子金山發現黑頸鸊鷈吃食橡皮筋致死後,最近又一樁生物吃食垃圾致死的案例,就在美麗的阿塱壹礫石灘上演,觀看新聞中的畫面更令人震驚與傷心,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不是個案,也不是少數。這凸顯人類的行為製造了自己無法負起承擔的後果,釜底抽薪之計,應是徹底改變對「物質」的態度與使用物質的概念。台灣最近成立的「搖籃到搖籃策略聯盟」,就是其中之一。
海洋垃圾氾濫 生物死亡
去年有幸走訪一趟美麗的阿塱壹古道,親眼見證這段原始海岸線的美麗,但這只是讓路程中不時看到岸上大大小小的垃圾,更覺刺目;我們同行的夥伴嘗試邊走邊撿拾,但個人力量畢竟有限,又沒有事先準備,當手上僅有的垃圾袋裝滿,也只能徒呼負負。
其實,又豈止是阿塱壹海岸邊,北從貢寮的龍洞灣、南到墾丁海岸邊,又豈不是如此;尤其是台南市社區大學有計畫的紀錄海岸垃圾,呈現一片片保麗龍包圍的海岸線,更令人怵目驚心。只是,過去我們總鄉愿的以為,這些垃圾總會有政府或善心人士出面收拾,或者有一天會被海浪沖走、有一天會自然分解掉、有一天會消失;直到親眼看見吃食垃圾橫死的生命,腹中還有尚未消化(事實上是永遠也消化不了)的瓶蓋、打火機、塑膠袋。
充斥海海中的塑膠垃圾至少要數百年才會分解,而塑膠在生命演化的長河中不過出現百年歷史,這些地球上的生命還來不及學會分辨塑膠是什麼,可能把塑膠袋當作水母、把閃亮的塑膠碎片當作小魚吃進去。在牠們學會分辨塑膠之前,可能就要大量滅絕了。
當看到一隻死在阿塱壹海岸的玳瑁,身體內滿是塑膠,我們除了思考,盡量的撿拾垃圾、參與淨灘、非必要不用一次塑膠、讓手上產品都能走到生命周期的最終再丟棄並確保進入焚燒體系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少用塑膠,畢竟還是不能不用;在人類撿拾速度沒有跟上流入環境的速度之前,又有多少生命繼續死亡?
創造沒有垃圾的製造業
試想,如果哪一天你購買飲料附加的產物──飲料瓶、吸管、瓶蓋…等,不再是存在百萬年才會分解的物質,就算不慎流入自然環境中,也可進入自然物質的循環;那麼,這樣的文明,能讓人享有便利的生活而不致有破壞生命的後果,是否才是智慧的文明?
前述的台灣搖籃到搖籃策略聯盟在今年成立,便是基於這樣的想法,讓產品老舊之後還能成為新產品與新服務的原始材料;而這,必須在設計階段就好好思考物質的流向。該聯盟成立,將會舉辦課程演講、研討會或工作坊,提供搖籃到搖籃基礎知識、方法、案例討論及相關訓練活動;目前已有十多家業者參與其中,這樣的努力,可以視為台灣產業界努力邁向這個新文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