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高峰會即將在月底舉行,一向對於國際環境事務陌生的台灣,在一些民間環保團體首次自發的討論集結下,進一步組團成立Taiwan Action NGOs 前進南非。在這過程中種種對於國內環境現狀的反省、政府施政的批判、以及NGO的角色定位等,都有許多精采的討論。
在台灣這樣對民間、社會組織發展相當不友善的制度環境中,國內民間社團藉由國際重大event而產生的集結,型塑各種問題意識的討論與展開各種不同運動間(環境、勞工、原住民、婦女等)、區域間(南、北、東)、以及部門間(公私部門)的對話,就永續發展推動的努力邁開第一步。縱使過程中面臨到種種非預期的衝突,困難,如何在這過程中積累學習經驗,轉換為日後正面的行動力量,無寧應是組織對於日後永續發展實踐與督促的重要挑戰。
針對台灣特色 進行國際交流
對於長久自外於國際環境事務的台灣,這樣的積極主動代表台灣社會力的活躍與反省,但過程中對國際參與認識的陌生、國際運動策略的缺乏,卻充分反應出長期以來台灣社會無法獲得平等國際參與的困境。在這樣的現實結構下,台灣民間社團在這樣一場國際盛會上能做些什麼?學習些什麼?而這樣的參與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又可能在那裏?台灣社會又如何能在參與過程中提升對外視野,進而界定自我在世界體系中的角色,從而釐清出國家長遠發展的目標方向,找出具體可行的行動策略。這些問題,將不斷在一波波的國際互動中被提問,而在國際現實中相互衝撞。
台灣看待國際環境的參與,無寧須扣緊島嶼發展面貌,針對自己特色進行國際交流與學習。在資本主義急劇擴張,國際政治疆界在逐漸模糊中重組之際,環境思考提供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而台灣作為一島國,擁有島嶼特殊多樣的生態體系,也有島嶼國家面臨因應世界發展體系的困境與限制,其所呈現的面貌為台灣在全球經濟分工下的發展特殊位置,影響所及是如產業全球化的流動配置,廢棄物越境移轉,與其所衍生的環境勞工權益的監督保障等問題。
在這樣認識下,高科技產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廢棄物處理模式、產業發展整體策略與資源配置問題,與其在民主社會中相關的制度建立,都值得發展國際策略結盟,深化國際互動,累積論述與行動實力。而島國資源的侷限性,迫使我們必須回應國際經濟體制的機會與約束,促使我們必須發展社區草根經營與全球化的對話,與對現行制度的反省批判,而這些經驗都是國際發展永續願景的重要資產。
經營社區 全球對話
這樣的認識,有助於民間環保團體發展國際運動策略,並能在國際交流中累積未來運動能量。在國際交換與自我定位的脈絡中思考,我們可以瞭解許多歐美團體工作的重點是,督促其政府對國際環境公約的責任與承諾,對跨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與批判;許多開發中國家團體則扣緊貧窮、援外基金的使用、南北不均質疑,與地方文化特色保存的抗爭論述。原住民團體則在傳統智慧保護與土地倫理關係實踐上,在生物多樣性場域中進行國際遊說。
國際環境會議-尤其如此次里約後十年的地球高峰會,不管是場內正式聯合國會議,或場外各種平行會議、論壇,甚至有組織的抗議活動,都提供一個平台,使各種越界交換變成可能。在眾多機會中,要發展國際聯結,須不斷扣住台灣本身主體性與世界分工體系位置的認知,我們才能不斷進行實質的國際交換,也才有可能從認知自我進而瞭解世界,在國際聯結中引進資源與支持。
而台灣在國際政治的特殊性,尤其在各方外交管道受制於中國強烈封鎖下,在參與策略的思考上應包括對台灣無法獲得平等參與機會的反省與突破困境的策略思索,這些不只是官方的責任,更是民間團體在環境正義實踐上對於平等參與權爭取的普世原則。
回到台灣民間環保團體的場域,如何在這錯綜複雜的國際角力中找到提升自我實力的位置,進行策略結盟,深化後續國際合作的可能,台灣環境行動網從過去國際參與經驗中有幾個觀察點可以提供參考:
一、著重對國際趨勢的觀察:
藉由各種會議的參與,瞭解各項關於永續發展的新論述與相關爭議。尤其此次大會主體是對永續發展實踐行動的檢驗、各種相關的制度設計、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從地方、國家、區域以至於全球等不同尺度的角度思考。另一方面,因應全球化趨勢,對國際經貿組織如世界銀行、WTO等在環境議題上的省視批判,都值得我們重視並深化台灣環境運動的內涵。
二、瞭解國際環境政治的運作:
能瞭解國際環境政治的運作,我們才能在參與中找到更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而這些瞭解不只是來自正式大會的參與,也包括許多對檯面下各種遊說工作安排的觀察、各種現場組織工作小組的參與、組織間統合與串連,而許多議程的形成,共識的基礎,都是在這樣的網絡中操作累積。
三、提供在地經驗的分享:
如前所述,台灣在世界經濟或民主體系中,具有一些關鍵角色,而其相對社會力的釋放、運動模式,都是值得與其他社會分享的重要經驗。而成功的在地經驗,是運動過程中的積累與反省,環保團體可以透過在各項會議中的積極參與,如事先瞭解報名相關的forum,爭取報告機會,或在各種會議討論時積極爭取發言機會,或藉由文宣,清楚傳達運動訴求,爭取國際進步團體支持。這些面對面的接觸、交流、溝通,往往是將來創造彼此合作空間的第一步。
在這樣一個各項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聚集的大型盛會中,我們可以蜻蜓點水式的到處與會,也可以深入參與某些組織或工作坊的運作,根據各組織之前對外聯結狀況,或議題運作成熟度而有不同的參與模式。想說明的是,國際盛會的參與不在一次的出擊,這之前包括種種國際串連詢問、重要議題與人物的認識,也包括會議中間認真而積極的態度,更包括會後合作機會的創造,讓各種環節緊密相扣,國際參與才會有正面的循環回饋,進而增加運動的資源能量。
然而,鑒於台灣長期國際環境不良所造成各種參與機會的扭曲,筆者更期盼此次參與是經驗累積的開端,參與者用其對土地生命關懷的熱情與在地經營的知識,結交來自世界各地有相同關懷的人,這或許不是出團目的,但來自生命本質的熱情,卻是最具行動能量。
國際視野的提升不一定來自大大小小正式會議的參與,而是參與過程中對不同文化生命經驗的認識;而同樣的,國際環境網絡的建立,不單只在對外資源的取得以及累積實力考量,而是在交流溝通過程中,激盪思考辯證甚至創造幸福社會的發展方向-如何在形形色色國際場合中,不斷對參與初衷的提問,無寧是台灣民間首次組團參與的重要課題。 (200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