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7日
摘錄自2011年7月26日公益時報綜合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渤海灣溢油還在繼續。溢油面積已從最初中海油通報的200平米到中國國家海洋局預估的840平方公里到現在已擴散至渤海灣北部。中國媒體和公眾將矛頭指向事件的責任企業,作業方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和合作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7月4日,11家民間環保組織在媒體上發表的《就渤海灣漏油事故致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開信》分別發給了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美國總部。公開信要求,中海油應盡快說明此次事故詳情,並就污染環境和瞞報事故的行為向公眾道歉。7月6日,自然之友的相關負責人常程也將這封公開信發給了港交所和紐約交易所,希望能對兩家公司的漏油事故未及時向公眾披露有所懲罰。
這11家環保機搆包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南京綠石、綠色漢江、陝西省紅鳳工程志願者協會、綠色流域、上海健康消費釆購團、天津綠色之友、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
義派律師事務所王振宇律師則對訴訟表示了擔憂。王振宇表示,從道德角度上來說,我很贊成11家NGO對兩家責任單位開展公益訴訟。但從法律上來講,目前制度不完善、訴訟條件還不夠。
王振宇認為,就算是由國家海洋局向責任企業提起了公益訴訟,最後建立了賠償基金,公眾還需要通過非常繁瑣的程序去領取自己的賠償。這樣勢必造成了繁瑣而又冗長的權利訴求過程。王振宇更希望的是公眾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要相關部門不去阻礙和制止公眾行使自己的權利,公眾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