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意志:東莒藝術轉場計畫(上) | 環境資訊中心
討沰的日子

廢墟的意志:東莒藝術轉場計畫(上)

2011年08月12日
作者:廖億美

世間若有人會因美的事物而得到療育,也有人會被陰暗的危險所吸引。在如此二律相悖(antinomy)的不穩定存在中,廢墟道盡一切。

引自中田薰,《廢墟本》

楔子:《光之島》的影與光

2008年秋末冬初,無意間在馬祖南竿圖書館架上一隅,看到一套日本漫畫家尾瀨朗的早期作品《光之島》。這本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漫畫,故事發生的地點位於沖繩八重山諸島之一,人口僅有40餘人的唄美島。這座沒有任何政府機構設置的小島,唯一的公共設施是一所國小,眼看最後一個學生就要離開,而小學也即將面臨廢校的命運。於是,居民們傾全力展開搶救小學大作戰,因為對村民而言,國小廢了,意味著的不僅是失去一座學校,更像是因此切斷了與世界的聯繫、一種被遺忘的恐懼。

終於,一個名叫小光的7歲男孩,背負著延續故鄉存亡的使命從東京回到了唄美,學校廢校的危機暫時化解了,這個事件經由媒體報導,小光從都市到鄉下的生活轉變成了焦點,而唄美島也因此被「發現」了。這裡的海天一色,這裡的寧靜緩慢,這裡的學校生活,意外地吸引了一些不適應僵化教育制度的孩子的嚮往,並且在此得到了療育,這樣的發展似乎也為唄美島找到了一個定位,一盞未來的光……

做為尾瀨朗的忠實讀者,這次的閱讀經驗如同往常,深深地因作者強烈的社會意識與人文關懷而動容;但同時做為推動馬祖社區營造工作的我,這個故事卻格外令人震動。因為其中不僅呈現出在都市化過程中,被邊緣化的小島如何看待自己與面對他者,更因為它的故事背景、描繪場景,熟悉地讓每個傳閱過並對馬祖有一定認識的人驚呼:這簡直就是「東莒」的寫照。

東莒島位於馬祖群島南端,是人口約有2百人的小島,行政上隸屬於連江縣莒光鄉,並分為大坪、大埔與福正3個村,但實際上目前居民多聚居在南面的大坪村,西面環抱著美麗沙灘並有國家級古蹟─東犬燈塔鎮守的福正村僅剩少數幾戶,而東邊漁業發達時期最為繁榮的大埔村,雖保有完整的傳統閩東聚落型態,但在沒落之後已長達數十年無人居住。島上55歲以上的人口幾乎佔了3/4,唯一的學校東莒國小的學生數有26人,但在2008年9月開學時,學校沒有新生加入。

《光之島》像是一面鏡子,照見了陰影也反射了光亮。唄美島的居民沒有因為需要外來者的加入而拋棄了自己的主體性,相反地,他們正是為了保有既有的生活方式,而努力地尋求延續下去的可能性。現實中的東莒島比故事裡的唄美島有更多、更好的條件,因此,面臨人口外移的問題,我們的體認是,如何讓這裡有著源源不絕的活力,不僅需要居民自己的努力,也需要讓喜歡這裡且願意在這裡發揮創造力的人,有一個參與在地生活的介面,於是有了藝術轉場計畫的發想。

藝術‧轉換‧場域

東莒是馬祖的歷史之島,從史前時代熾坪隴遺址與蔡園裡遺址的出土、記載明朝大將沈有容俘擒倭寇事蹟的大埔石刻、19世紀末即矗立在島上的東犬燈塔,以至兩岸對峙時期所興築的諸多戰地設施,東莒島為馬祖的歷史書寫留下了許多證明。

除此之外,完整保存閩東建築特色的聚落景觀、以及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與近年來社區藉由社區營造所蘊積的能量、潛在的開放性與創造性,都支撐了東莒做為過去的馬祖與未來的馬祖一個絕佳的交會之地。

雖然隨著時代遷移、人口流失,許多空間也因為人的離開而逐漸殘破、傾倒甚至變成「廢墟」,然而這些曾經承載許多生命流動的空間,現在的狀況其實也是生命的一種暫時的樣態,同時它也指向了一個新的可能,除了「保存」、「修復」之外,它開放了一個新的命題,讓我們重新思考,這些空間如何與現下的生活產生互動?

藝術轉場的核心是轉換,不僅是場域的轉換,更是以藝術為媒介,透過藝術的能量與人的介入,協助社區重新認識、發現甚至轉化這些社區裡被遺落的空間,而使藝術與生活產生更真實的交集。社區與藝術家之間開展了一種新的對話關係,社區不應僅是藝術家創作的背景,而藝術家也非美化社區的匠師,兩者之間不僅互為主體,同時也互相增生。換言之,一方面,我們希望透過藝術家的眼睛與雙手,發現與再現東莒的地方魅力;另一方面,以藝術為媒介,藉由藝術計畫觸動居民的經驗記憶並激發創造力潛能,串起社區居民的生命經驗與地方的自我證明。

發展成藝術村是一種可能的方式,未來也可能開放給各種不同的目標對象,例如各種不同專長領域的工作者、學生等。但無論如何,吸引與這裡屬性相符,且願意互動、學習並給予的人,來到這裡進行較長時間的停留,是這個計畫所希望觸動與開啟的方向。長遠來看,我們希望以本次計畫為實驗,推動東莒做為一個充滿可能性與創造性的沃土,建立常態性的經營機制,與開放邀請各種不同屬性的人來東莒常駐的模式。

在計畫推動之初,社造中心透過多次的訪視與討論,與社區理事長、國小校長等主要幹部發展共識,特別是藝術家進駐的住宿地點以及進駐方式。由於住宿的選擇,是決定藝術家如何在社區生活以及與社區之間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藝術進駐社區最重要的準備工作以及能否累積並回饋於空間的經營,幾經討論之後,社區決定捨去讓藝術家住民宿的選項,而商議由屋主提供空屋,由社區協助整理,進而使得透過藝術進駐以進行場域轉換的想法,得以踏實。

而在進駐方式部分,社區幹部在評估社區的互動能量後,希望藝術家進駐能夠以接力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對於這次藝術轉場的期待,社區並不希望只是提供一個空間讓藝術家創作,而將自己置身事外;相反地,他們想像的是一顆石頭或一堆石頭的投入所激起的漣漪,哪一個是他們所需要或所能承受。

社造中心的角色是媒合社區與藝術家,並且協助計畫發展與落實。長期來看,則希望能夠進一步協助社區進行環境與經營整備,包括空間使用、徵選與接待機制的建立。因此我們一方面尋找徵求適合的藝術家,並與藝術家討論與溝通整個計畫的想法,並提供東莒的相關背景與資訊;另一方面則安排對國內外藝術村經營模式有長期與深入觀察、研究與實務操作經驗的竹圍工作室創意總監姚孟吟小姐,以及預定第一位進駐東莒的藝術家潘羽祐先生與社區幹部進行案例分享,並藉此進一步擴大討論與參與。在這次的討論中,社區幹部普遍地表達了一種態度,他們並不急著要藝術駐村的回饋,而是「請藝術家就先來生活看看」的從容。

刪除了讓藝術家住民宿的選項,那麼剩下的是進駐大埔村與福正村兩個選擇。大埔村已經數十年沒有人居住,雖然有東莒國小前校長願意將房子提供出來給社區使用,但房子的狀況要能居住還需要相當的整理,甚至沒有自來水管線的配置,用水、洗澡等基本生活機能都是問題。福正村目前還有幾戶住家,其中一戶居民因為沒有常住,願意提供出來供藝術家短期使用,但是考慮到長期的累積性,以及此次計畫所期待的藉由藝術進駐轉換場域的目的,幾經討論後,決定落腳在難度最高的大埔。

請藝術家進駐已許久無人居住的大埔,是我們跟社區發展協會討論的結果,雖然居住條件不甚理想,雖然對來駐村的藝術家很抱歉,雖然讓他們去住民宿對社區而言省事許多,但我們心裡都有一個想法,東莒雖然有著極美的風景、絕佳的聚落景觀,但是沒有人,沒有生活的痕跡,沒有創造性的累積,一切終將會跟房子一樣,空了、老了、以至於殘破荒廢了。所以藉由這個計畫,我們希望讓這裡有呼吸、有脈動、甚至長出些甚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