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做事不照天理走,天就不會照著甲子行」,〈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紀錄片的畫面定格在惡水淹沒的魚塭,旁白這樣說著。
八八水災促成《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的誕生
台灣在八八風災後,接到遙遠島國吐瓦魯、這未來50年內第一個遭海水淹沒國度的一筆善款,荒野保護協會昨(18日)在崇友文教基金會舉辦〈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放映會,導演黃信堯現身說法,帶領觀眾拜訪這7300公里外的海島,讓同樣飽受水患之苦的台灣民眾,反思如何面對大自然傳遞的訊息。
黃信堯原本受邀拍攝八八風災紀錄片,但在構思的過程中卻看到「補償-遷村-重建」的模式快速進行,迅速到台灣人無法停下腳步來思考傷痛背後,大自然要傳達的訊息;此時,吐瓦魯即將沉沒的報導給他靈感。他思考,吐瓦魯與台灣,同樣是個島國、同樣承受水患;不同的是,台灣面臨夏、秋無法預期的颱風侵襲,吐瓦魯卻面臨預知的災難──50年內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滅國。他想藉此探討,吐瓦魯的居民是如何面對這樣的災難,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影片中導演不斷將吐瓦魯拍到的畫面與台灣的各種現象對比。吐瓦魯的沙質土地無法種植蔬菜,只好從國外運送土壤來培育;距台灣海岸數公里的內陸想要一個人工海灘,所以從澳洲運來白色沙礫。日本人認為吐瓦魯海岸線後退的原因是因為污染使有孔蟲死亡,所以設立培養槽復育有孔蟲來保護海岸;台灣人固守海岸線的方法就很直接,就是不斷地把昂貴的削波塊丟到海裡形成另類黃金海岸。
放棄批判 往往是另一個學習的機會
黃信堯分享拍片過程時坦承,踏上吐瓦魯的第一天就遇到瓶頸而停拍,因為這跟當初預設的場景孑然不同。導演原本想紀錄大水沖垮的房子、生活條件不佳的居民、身處即將沉沒島嶼的絕望集結而成的恐怖映像,沒想到實際上卻剛好相反。
清澈見底的海水、從各國運來的汽水與冷凍食品、而島上的居民深信上帝不會讓這個國家毀滅。黃信堯發現自己帶著既定的價值觀與成見來到這個島,但這一切都在踏上島嶼的那刻完全推翻掉,於是他改變角度,虛心學習島民面對生活的態度,嘗試為台灣的未來找到另一個出口。
黃信堯認為,若一直固守成見看到「沈沒」二字,就只會唸作「ㄔㄣˊㄇㄛˋ」,但事實上它也可以唸成「ㄕㄣˇㄇㄟˊ」,這就是〈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片名的由來,他希望大家觀賞這部片時不是帶著預定的立場,而是秉棄成見思索吐瓦魯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學習,正是現場與會觀眾參加這場活動的目的,帶著兩個小孩參加活動的簡媽媽表示,想帶小孩來看這部電影,是想讓孩子趁暑假期間能夠多接觸環境的議題,希望透過影像的呈現讓小孩子未來的價值觀和想法有所不同。與會的郭小朋友認為,在台北生活的自己,看到吐瓦魯清澈的海水與潔白的沙灘,有一種想要過去當交換學生的憧憬。
關心是最初的起點
黃信堯也在片中省思這趟旅程:揹著80公斤的行李、坐著飛機到南半球,製造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只為了捕捉海平面上升的證據,但就算拍著了,吐瓦魯該沉的還是會沉,台灣該淹的還是會淹。
是的,當面對複雜難解如氣候變遷的全球議題,人們常感到無能為力。但紀錄片中顯示的是,「在海水淹沒腳ㄚ前不讓淚流下」,吐瓦魯島民面對已知的災難始終抱持著信念,甚至願意花時間關心遙遠北半球島嶼「台灣」發生的災難,甚至對此伸出援手。
原來,採取每個行動之前都是以關心出發,若願意閱讀更多吐瓦魯居民生活的故事,也許,能從中得到勇氣去做你認為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