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試驗「低碳家庭」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北京居民試驗「低碳家庭」

2011年09月29日
作者:周維(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助理編輯)

圖片來自自然之友

我們的汽車停在一幢陳舊的居民樓前,自然之友專案幹事陳婉甯指著三樓的一扇窗戶說:「這就是參加『低碳家庭』專案的一戶人家。」順著她的手指,我們看到一個新裝的塑鋼窗,以及窗外擺滿綠色植物的花架,在眾多鏽跡斑斑的單層窗戶中間,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今年夏天,有21戶北京家庭參加了自然之友組織的低碳家庭「宜居要好房,好房要節能」活動,開始對自家的住宅進行低碳節能改造的實驗。自然之友專案通過評審篩選,支持每個家庭改造中體現低碳節能的部分,為他們提供最高10000元人民幣的改造補助經費,並發放溫濕度計和電力計,要求每個家庭測量記錄改造前後的能耗值,幫助其實現節能30%的目標。近日,各個家庭的改造進入收尾階段,自然之友專案小組的探訪工作也開始了。

參加低碳節能改造的家庭大部分住在陳舊的公寓裡,這些建築的牆體和窗戶通常保溫性能差,冬冷夏熱,對取暖和空調的依賴很高,能源消耗大。因此更換隔音保暖的塑鋼窗成為21戶家庭的首要需求。

地理老師王信璿的家在一棟馬路邊高層老樓,房間窗戶很多。原先的舊窗戶是只有一層玻璃的鐵框窗,冬天很冷。窗戶不僅不隔熱,而且很吵,即使關緊所有的窗戶,仍能清楚聽到路上車輛的噪音。於是王信璿跟低碳家庭小組的幾個家庭一起從網上團購了品質優良的塑鋼窗。窗戶的價格比普通窗戶貴2-3倍,但王信璿很滿意,她給我們演示著窗戶的通風隔音效果,說:「這錢花得值,冬天暖和了。明年夏天我也不打算買空調了,裝了這個窗戶通風好了,我試試它的隔熱效果。」

自然之友副總幹事張赫赫說,在房屋保溫改造方面,做得最突出的是住在順義的孔慶海家。孔慶海家住平房,冬天要自己生火燒爐子,條件比較簡陋。他參加「低碳家庭」之後,親手設計、改造了內外牆的保溫和室內通風系統。其實在開始甄選裝修家庭的時候,專案小組甚至猶豫要不要接受這樣條件的家庭參加,後來他們接受了孔慶海家和另外一個平房家庭,在改造開始後,專案工作人員驚喜地意識到,平房家庭更容易監測改造工程的效果,因為他們是自己燒煤供暖,更能做到節省能源。 「在節能的同時提高生活品質!」這是「低碳家庭」始終信奉的原則。

王信璿家的暖氣上,還包著木質的暖氣罩。在10-20年前,這曾經是中國城市家庭裝修流行的風格,看起來整潔大方,但熱空氣卻被阻隔在狹小的空間裡,浪費了暖氣的熱量。張赫赫指著暖氣罩說:「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這也是王信璿家等待被改造的一部分。她打算拆掉外罩,把舊暖氣換成獨立懸掛式的。「參加了低碳課程和小組活動,我得到了許多低碳裝修設計方面的啟發,也學到了很多知識,還瞭解到一些關於節能電器的資訊。」王信璿表示。

在家庭改造之前,自然之友為報名的家庭安排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培訓活動,名為「低碳課程」,包括建築節能講座、參觀節水展覽館、綠色植栽設計等。自然之友還邀請家居節能改造專家為每戶家庭提供設計意見。王興華家採納了設計師的建議,改造了客廳的木質隔斷,改善房間的採光和通風,節省客廳開燈照明的時間。她還採納建議在臥室裝了方便懸掛的麻質窗簾,阻擋西曬的陽光,使房間減少了對空調的依賴。

低碳家庭小組成員建了網路群組,他們把各種裝修資訊、產品資訊在群裡分享。小組成員景檬介紹:「在這個小組裡,大家相互分享各種資訊,分享經驗,相互幫助。」

音樂老師王興華的家在一棟樓房的頂層,因為樓頂隔熱差,夏天房間十分悶熱。房間吊頂的辦法倒是可以起到隔熱的作用,但房頂就會矮下來許多,讓人覺得壓抑。王興華於是和老公一起走訪裝潢市場,多方打聽找到了一種植物纖維牆衣,據說只需塗抹一層,就能起到隔音隔熱的效果。因為沒有認識的人用過,他們不瞭解效果,但考慮到植物原料健康環保,他們決定試試。「我們用這間臥室做樣板間,就當做個實驗,給大家做個示範,歡迎大家來參觀。」王興華的丈夫說。臥室房頂上淡粉色的塗層很好看,摸上去像塑膠泡沫的感覺。張赫赫當即表示,她家也要買這種塗料試試。

王興華說,她家本來還想在房頂或外牆安一個太陽能熱水器,以節省電熱水器的電能,可是大廈管理者考慮安全問題不讓裝。不得已,這個想法只得作罷。張赫赫表示,太陽能熱水器這類產品節能效果很好,許多熱水器品牌都生產太陽能產品,但在北京等許多大城市的銷路很窄,原因一是安裝麻煩,而且在大多數樓房住宅社區,大廈管理者認為外掛太陽能板不安全,禁止安裝。這使得太陽能熱水器在城市的銷售難成規模,少量有條件選購這類產品的消費者最終大多選擇了放棄。

低碳家庭小組的段允東則是少數成功安裝熱水器的家庭。他對各類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做了大量對比研究,最終選擇了一款可以裝在城市普通樓房家庭的分體式陽臺壁掛熱水器。段允東介紹說:「現在太陽能裝置的光熱轉換做得最成熟,節電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在此之前,他家曾被街道選為2007年「綠色家庭」,在節水方面表現突出。參加自然之友的社區宣傳活動之後,他用電力計測量家庭耗電,發現家用電器的耗電量很大,從此開始家庭節電的改造。

據中國發改委官員介紹,中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87千瓦時。但中國地區差異和家庭差異很大。網上統計對銀川等地的居民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城鎮家庭的月用電量在110-140度以內,農村家庭平均60度。另有報導顯示,中國家庭節能潛力巨大,一個普通家庭全部使用節能型家電,一年約可節電1000千瓦時,節水42.6噸。廚房和浴室是家庭節能重地,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和彩電是家庭『耗能大戶』。

張赫赫介紹,希望21戶家庭成為推動北京社區低碳家庭新專案的管理者和社區示範戶。現在政府也在做居民低碳節能的嘗試,例如近年開始的住宅改建已經成為趨勢,對新樓房使用保溫材料,對舊樓房實行「抗震節能綜合改造」。目前中國政府對企業節能低碳的支援很多。有一個位於北京東四環岳各莊的節能環保超市,本來是低碳家庭小組課程中安排的一個參觀點,據說是北京市節能環保中心曾經嘗試以政府補貼的形式,與企業合作建立的,裡面展示、出售各類節能環保產品,但因為地理位置太偏,百姓對此類產品也還沒有形成需求,企業經營困難,已經在今年年初倒閉。

張赫赫說,現在做節能環保新技術的企業動機比較複雜,因為政府的補貼很高。但是這些投入未必落到老百姓身上,「政府對百姓低碳節能改造方面的投入,其實是欠缺的。」

相關連結:

北京建築向環保型發展 2006年12月20日
薑克雋:虛假的「低碳城市」 2010年11月3日
北京藍天日記 2011年2月28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9月26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