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環境NGO研討會 深度交換組織經驗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環境NGO研討會 深度交換組織經驗

2011年09月30日
本報2011年9月30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兩岸環境工作者近百人29日在台北齊聚「兩岸生態保育及永續發展的綠色契機」研討會,針對兩岸環境組織的經營現況、台灣環境信託案例、以及生態社區做法交換經驗。與會者普遍認為,環境問題無國界,兩岸更應密切合作。

繼上午針對綠色產業與環境教育的討論後,當天下午在「綠心靈創造生機:跑在公部門之前的民間力量」子題討論中,湖南「綠色瀟湘環保組織」執行理事劉盛,長期關注民眾的環境知情權,他針對中國公益事業的現況與困境提出觀察。

劉盛表示,中國公益事業出現一些可喜的現象,包括非公募基金會的數目已超過公募基金會的數量,證明公民力量的崛起;企業參與公益深度有所提高,甚至聚焦解決特定議題;在地草根型組織開始分工合作;社會創新和新公益成為主流話題;青年環境組織成長迅速,許多從大學時代就組織環保運動的年輕人,畢業後持續耕耘,逐漸成為組織的主導力量等。而在社群網站發達下,中國幾乎每個機構都會使用微博(微網誌)來推廣工作,則是普遍的現象。

但劉盛也分析,目前中國許多公益組織來自跨國機構,在地化不足;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人力匱乏;有些成員單打獨鬥,缺少橫向聯繫;以及環境相關的基金會稀少等問題,均是有待克服的挑戰。

劉盛表示,雖然年越來越多輕人投入環保工作,但整體來看,環保工作是非主流領域,月薪僅2000人民幣、且沒有社會保險的狀況很普遍,家庭多半不支持年輕人投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分享到,在台灣,環境信託便是民間走在政府前面的顯著例子。所謂「環境信託」,便是透過信託契約,將「環境」託付給值得信賴的民間組織。

孫秀如強調,環境信託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但信託作為保育土地的手段跟管道,在地人的意識與願景極為重要。他以該會在台東成功的環境信託體驗園區計畫為例,說明因為有部落的參與,外來者而得以重新認識山林裡的民族植物,每一株草,都不再只是生物教科書中的教材,而是有了故事的生命。

在「綠思潮跨界合作:伙伴關係與生態保育」子題討論中,台灣紅樹林生態教育館館長蔡克忠,以自然中心經營經驗為例,說明夥伴關係的經營過程中,特色行銷也很重要。例如他最近主推「探索紅樹林、山光水色裡」特色行程,以朗朗上口的口號,較容易吸引不同領域的夥伴團體與資金支持。

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張依妹也以推動垃圾分類為例,指環保工作常牽動到企業、政府、志願者、公益夥伴與媒體。例如,該會在福州果嶺生活小區家庭垃圾分類,2010年只有一個試點,經過串聯達10多方夥伴機構,在2011年全省已推行到43個點。他認為,「自己盡力把項目做好」,便可吸引到夥伴支持。

此次前來台灣參訪的代表團體多以草根組織為多,唯一例外是設立於北京的「萬通公益基金會」,該會是劉盛口中,少數與環保工作有關的基金會之一。

該基金會項目專員王珊介紹說,基金會成立於2008年,資金雖來自萬通地產與萬通控股公司的捐贈,但基金會是獨立法人,不受企業限制。該會的成立宗旨之一,是要傳播城市生態化的知識、推動居民生態意識提升和行為改變等。資助的夥伴單位除了此行來台的「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根與芽辦公室)等環保團體,也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研發生態社區指標體系、以及社區生態足跡測量系統等。

本次研討會,同時也為10名中國環境NGO代表來台為期10天的行程畫下句點。蕪湖生態中心田倩以「十人十天、十份感動、十分感謝」總結來台參訪的體驗,他表示,台灣有許多成功的環保案例,值得中國環境工作者借鏡,期待兩岸NGO持續深耕,互相成長,為整體環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