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的生與死-海稻米的溼地藝術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梯田的生與死-海稻米的溼地藝術

2011年10月31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葉鎮中

緊鄰海濱、港口部落的水梯田,已經休耕20多年。一位部落女子,想像著過去的青翠,於是用藝術的魅力,讓荒蕪的農地,長出了生機...

628海稻米的溼地藝術

台11線公路二側,遍布野草坡地,很少人知道,在20多年前,公路二側都是水梯田,夏日青綠,秋日金黃,年年耕作,維繫部落的生存。光陰流逝,部落人口外流,漸漸良田變荒地,海岸邊的水梯田,變成一種歷史記憶。但是花蓮縣港口部落的舒米,一直記得美麗的水梯田場景,她希望有一天,能夠恢復種植,重現豐收的景象。

2010年,舒米的心願有機會實現,因為林務局的水梯田保育計畫,提供了一個生態復耕的方案。推動生態復耕,重點在於營造農田的溼地環境,政府願意幫忙,舒米的心願終於可以完成。但是第一道困難,就是如何說服擁有田地的部落老人家,恢復中斷20多年的種植。

不斷的溝通,舒米重述當時部落豐收的美景,描繪恢復種植的未來遠景,她努力的點燃每位部落居民,心中期待的火苗,加入生態復種的行列。終於部落老人家同意復種!但是老天卻沒有同意,因為已經中斷的水路,讓想復種的田,根本沒水。

舒米找政府幫忙,提供經費修復水路,在山裡挖通淤塞,開始接管,把山上的水引流下來。他還邀請了部落中管水的長老出面,開始分配水權,讓每口田都有生命活水。水來了!舒米先種出二分地,保留下一季耕作的稻種,同時作為示範,向村落居民展現復種的決心。

一場記者參訪活動,在港口部落的水梯田展開。在水梯田的旁邊,一間傳統的「打魯岸」被建起來。打魯岸是早期部落農耕的休息處,成為一種集體記憶,重建打魯岸,讓外來朋友看見部落傳統,也讓部落居民發現,水田可以耕作了。

透過參訪與座談,舒米訴說部落的處境,以及未來的心願,希望在場的朋友都能支持幫忙。看見舒米的決心,原先對復耕遲疑的居民,也願意加入復耕計畫,舒米開始將廣達40多公頃的海岸水梯田,修復田埂,翻耕土壤,讓農地的面貌重現。

整理出來的水梯田,為了加深部落中年與青年人的參與,舒米想出溼地藝術計畫,因為部落有許多從事藝術工作的居民,讓藝術與溼地結合,也是部落未來發展的方向。舒米邀集十多位藝術家,展開長達一個月的準備工作,每位藝術家從雕刻、竹編、舞蹈、音樂等不同領域,準備為這片新生的溼地,添上藝術光采。

一開始,藝術家們希望呈現個人最好的作品,但是不斷開會、不斷溝通後,舒米提出「米耙流」精神,一種部落合力的態度,說動藝術家們,以團結之力,為溼地創造最美的圖像。

經過長期的努力,首屆港口部落溼地藝術季展開,作品陳列在農地上,圍繞著部落農作的意向,呈現部落的願望。溼地藝術活動,吸引許多遊客與居民前來,晚間阿道夫編劇的農地地景舞蹈,掀起晚會高潮。

溼地藝術季完美舉辦,舒米開心的笑了,但是她的心願未了,因為下一季全面耕作即將開始。進入山區一處復種區,種滿輪傘草與大葉田香等水生植物,在部落農地休耕後,它們已經消失很久。有著香味的大葉田香,能沖泡茶水,還有作為香料食材,高大的輪傘草,曬乾取莖後,就是部落製作草蓆的材料。

水生植物有著不同經濟價值,但是舒米很苦惱,要如何讓習慣種稻的部落居民,理解水梯田的生態復耕,是為了保持一片溼地環境,不一定要全部都種稻。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部落動了起來,想讓荒地恢復成良田,或許保護環境的生態種植,必須慢慢推動,但是舒米的努力,讓消失的事物,活了過來,讓記憶裡的稻香,真實的飄散在美麗梯田。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