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美國綠建築協會年會暨博覽會系列報導(三)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2011美國綠建築協會年會暨博覽會系列報導(三)

2011年11月13日
作者:楊雅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圖/安大略美術館大量使用木結構,因為使用加國本地產的木材,相對較為永續。

博覽會只是建築協會年會的一部分,周邊眾多主題的專題講座也是重頭戲,這篇文章與各位讀者分享我所參加幾個場次的心得。

(一)專題講座「Project Home Again」 是分享一個美國基金會在卡崔娜颶風之後實際進入災區重建的案例。2005年的卡崔娜颶風是美國百年來最嚴重的天災之一,上千人在此風災之中喪生,幾十萬人 流離失所。基金會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進入災區,和多方單位共同合作,在當地重建100間永續且價錢平實的住宅,並協助災民重回家園。

為了 體現永續的精神,重建的住宅還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基金會創辦人特別強調他們希望傳達綠建築就是平民建築,設計很平實,外表就跟一般美國平民典型的住 宅一樣,但是在節能、節水等表現上更為優秀,「這就是綠建築的真實定義」,創辦人說。這個案子用到的綠建築設計跟我們認識的差不多,節能外殼、節能冷暖氣 系統、綠建材、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等。當地政府提供補助給太陽能發電,所以對住戶來說可以有抵銷電費這個強大的誘因,便不會產生抗拒。

對台灣人來說,這個專案的重點其實並不在綠建築,而是與災民的溝通過程。美國也遇到和台灣八八水災重建一樣的情形,從一開始的抗拒,擔憂,介入溝通,溝通, 還是溝通,最後化解問題的過程,不管國情相同與否大家都會走相同的路。主持人說,這種情況對於重建來說完全無法避免,你就是必須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得到重建 的解答,不需要妄想一步登天。主持人提到在他們案子上的作法,就是讓整個設計過程成為互動式的設計,盡可能地擴大災民對它的參與,一開始速度會很緩慢而且 挺折磨人,但這會讓後面的反彈降低到最小,若以整個重建的期程來看還是比較省時。我覺得這是很值得台灣學習之處。

(二)在美國,景觀設計 由獨立的景觀建築師負責,這個工作需要執照,在整個建築設計案裡是個重要的角色。不只計算綠化量,景觀設計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透過設計,增進人的健康 和幸福感。這堂講者帶給與會者「療癒花園」的概念,這個名詞並非初創,但自從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建築業漸漸將這樣的概念實際用在 案子裡,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根據研究,一扇有景觀的病房窗戶,會讓病人比在封閉的白色病房裡更快痊癒,更早出院。這是個三贏的好方 法,一方面病人恢復更快、心情感覺更好,對醫院來說可以更快空出病房給更多需要的病人,對保險公司或政府來說可以減少醫療的補貼或支出。而這病房窗戶外的 景觀,或更進一步的屋頂花園或果園,就是靠景觀建築師的妙手設計出來,且不需要花費太多錢。對於如何在建築基地上加強看似冷冰冰的建築與人情感的連結,同 時又達到綠建築的效益,美國走在非常前頭。

(三)試著想像下一代的永續基地設計,這堂演講的與談人提供一個解答:與大自然共同合作。在大 學任教的與談人提到,大自然其實一直都在提供生態系統的服務,例如淨化空氣、水循環等等,這些是人類即使發展到現在也作不到的事。以會計的概念來看這稱為 「自然資本」,可惜因為會計上無法反映,於是人類經常忽略它。

演講中不斷提到樹木在生態系統服務中所扮演關鍵且多重的角色。樹木本身具 有固碳的效益,又可以減少雨水逕流,改善空氣品質,降低溫度(對都市熱島效應減緩幫助很大),改善建築物能源效率,增進人的健康與幸福感。而且木頭是最低 碳的建材,前篇有提到加拿大盛產木材,因此木頭在當地建築的使用非常普遍,我旅館附近的安大略當代美術館便大量使用木頭作為結構。因此如果多多與大自然提 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合作,順應它而不要與它作對,可以節省很多氣力,最重要還可以省下很多錢。

台灣也有大片的森林,跟加拿大比較起來我們對於木頭的使用卻很保守,奇怪的是很多人心中都有蓋樹屋的小小夢想,真開始設計時卻又用木頭會生白蟻啦,潮濕啦,腐爛啦,結構不穩固啦等奇奇怪怪的理由阻擋自己,就跟我們抗拒低碳行動一樣。

(四)美國當初推行LEED綠建築認證一 個始料未及的好處是,公司因為做了LEED,受到感召開始由內而外改造成為更「綠」的公司。這次大會便請來一個開發商談他們公司因為作了LEED而發生的 改變。當然,大家其實都還在學習,所以這不是一個很完整的成功案例,不過LEED可以讓開發商開始寫他們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真是非常難能可貴。

一個有趣的觀察是演講人提到雖然LEED已經推行十多年,美國普羅大眾仍多數不清楚綠建築與一般建築有什麼差別,所以開發商雖然在建案中得到LEED認 證,他們卻從來不會事先告訴他們的房客,因為房客判斷是否承租跟房子是否為綠建築通常無關,於是開發商總是默默地申請,拿到認證之後便直接塞到房客的手中 說,「喏!這是一棟綠建築!」。我以為這只是個案,但在幾天後的綠建築參訪和其他演講也都有類似的訊息,可見要讓多數人改變行為真是緩慢的過程。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