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三部曲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中興新村三部曲

2011年11月14日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陳慶鍾、陳志昌;剪輯:陳志昌

《揭開中興新村 序章》

時光拉回黑白年代,1955年國民政府為了分散行政中心都在台北的風險,把台灣省政府從台北市搬到了南投市營盤口,從如何讓省府員工安心的在這裡生活為出發點,規劃了200多公頃的大型造鎮計畫。

630揭開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的規劃採用歐美新市鎮的概念,把工作跟住家結合在一起,這在當時的台灣是一項創舉。1957年起中興新村陸續完工,各廳舍隨之進駐,大致劃分辦公行政區在南北兩側,中間有光華、光榮和光明里三個鄰里單元,低密度的開發,留下了大片的綠地。

為了打造這座花園城市,中興新村裡大量種樹,建築物也都往後退縮,留下了前後院的空間,塑造出舒適的居住品質。如今,當年種下的小樹已綠樹成蔭,散步在這綠色隧道裡,讓人感到悠閒又自在,在以人為本的概念下,所營造出的生活環境,成為許多人嚮往的社區。

在這裡的生活,讓人依依不捨,日常生活裡的簡單需求,都能夠在中興新村裡獲得滿足,鄰里之間瀰漫著濃濃的人情味,有時候,鄰近的外圍居民也會騎著車,進來兜售自家種的蔬菜。

在中興新村,每個里都有屬於自己的市場、小學,和公園,另外也開闢了游泳池、醫院、圖書館和郵局等公共設施,中興新村就像是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

純樸的聚落生活,加上完善的公共設施,不論是上班,上學,買東西,在社區裡只需要步行,就能夠滿足需求,方便又減碳,就如同現在政府所推行的低碳社區。每當假日來臨,中興新村也是鄰近居民的最佳遊玩場域。

以人為本的想法,不只落實在社區規劃上,在街廓設計也有同樣的考量,道路系統採人車分離制度。居民走在人行道和家戶前的步行小徑上,就可以走得安心又自在,汽車行駛間利用彎曲的道路來降低車速外,還有獨特的囊底路設計。

雲林科技大學的李謁政,在調查中興新村的文化資產時,就像挖掘寶物般,一再發現都市規劃的巧妙,像在這裡有全台灣第一套完整的污水下水道系統以及雨污水分離系統,結合道路系統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體系。這樣的設計,就算是在今天的社區裡,都很難做到。如果不能完整保存這套系統,就無法體會當年規劃者的用心。

這個台灣人第一次自行規劃的造鎮計畫,由於是公家單位,完全照圖施作,百分之百和圖面穩合,不僅在台灣規劃史上相當難得,而且具有重要意義,就連在當年也是走在時代尖端。

中興新村的新市鎮計畫,也讓這批來台的戰後建築師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像是虞曰鎮簡單低調的省府大樓,楊卓成充滿歐洲古典元素的大會堂,和女建築師修澤蘭雅緻的台灣新生報等等,每一棟建築物都呈現了建築師不同的風格,也把台灣的建築帶入了現代化。

這群優秀的建築師所打造的不只是單棟建築,還包含了宿舍群,從最早的25種宿舍型態,逐漸演變為50幾種不同的宿舍樣貌。

即便隨著入住人口漸漸增多,中興新村還是堅持著以人為本的精神,透過簡約的幾何設計,正面對稱開窗,讓室內空間有自然採光和通風。而建築師也在規劃時融入當地景觀,大家齊心一致地營造了這批具有特色的宿舍群。

可惜在1999年精省之後,省政機關大多遭到裁併,同年921地震又讓中興新村一百多處的房舍受損,加上居民逐漸老邁,這些因素,讓中興新村的未來蒙上了陰影。省府統計,中興新村從原本的2442戶截至98年5月底為止,使用中的宿舍只剩下1383戶。沒人居住的房舍,缺乏維修管理,引發周遭居民擔心治安和衛生的隱憂。

於是,很多人開始思索,中興新村該何去何從?而誰會又是中興新村下一批居民呢?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本週內容是全一集,之一中興新村三部曲,之二誰是中興新村新住民,之三打造中興新村 再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