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樹一起開Party,沒聽過吧?做快樂的根與芽,帶著快樂的心態,快樂的去做,並快樂的接受它的結果。在根與芽裡,「快樂」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
來自北京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根與芽」項目總監康耘,2011年9月間來台參與了2011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交流活動,記者從中瞭解到,曾經做過地理老師、導遊、教研史顧問的她,因緣際會之下,踏進了環境教育的領域。
「珍古道爾」即台灣習慣的譯名「珍古德」。珍古德在全球各地以「根與芽」(Roots & Shoots Program)之名,推廣青少年環境教育,康耘所任職的機構,即是其一。
康耘表示,所謂「根與芽」指的就是青少年,希望鼓勵學校裡面的學生能夠自發性地成立根與芽小組,關懷環境、動物、社區相關的環保活動,相信他們可以自己帶來一些改變,並站在鼓勵和協助他們在地球日、環境日、植樹節等相關節日的到來去設計屬於自己的環保項目和策畫一些相關活動。
開啟心中的一片田
在根與芽工作四年多,從專案協調員、主任到總監,從管理、溝通到協調、組織一直到現在,負責整個根與芽環境教育專案的統籌、管理,這一路走來的康耘提到,在機構籌辦的所有活動中,對於「心田計畫」是最有感動的,心田計畫鼓勵小孩在學校裡種植有機農作,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從小種子開始一直到發根、出芽、結果,瞭解食物的里程。這些的種種每年都會透過學校社團彼此間的串連將全國600多個根與芽小組聚集起來,並舉辦峰會將過去一年「心田計畫」的成果展現出來,和大家分享,並加以表彰和頒獎。
面對孩子們自發性的組織、串聯起來,並去做對環境、對地球有貢獻的事,讓康耘覺得年輕人的力量真的很大,也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地有成就感。其實類似這樣的例子不下多數,每每都讓康耘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和大樹一塊開「趴」
「植樹節」對於大陸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環保節日,但康耘也提到,在北京已經很難找到可以植樹的地方了,若是執意要種樹,除了樹苗很可能是外來種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剛種下的樹苗會被拔除,再種上新的一批幼苗,這樣的情況就有點本末倒置,對環境對大樹來說並不是一件友善的事。
康耘也說到,其實關心環境不光只有種樹一件事,應該去深思的是我們還可以為大樹和這個環境做什麼?所以他們發起了和大樹互動的活動,和大樹一起開Party,關心古樹、為仍存活的老樹作出貢獻。
帶著孩子一同去森林公園拍照、記錄,將這些和大樹互動的自然體驗記錄下來並製作成影像紀錄片,然後專門在環保的組織、聚會做播映,也邀請年輕人、環保伙伴一同前來參與,過程是又唱又跳,透過愉快的方式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和大家一起思考,我們還可以為大樹在做些什麼。
做「快樂」的根與芽 並盡其所能
這樣快樂氛圍的分享方式,康耘帶出了關鍵詞:「快樂」,她提到,在根與芽裡強調的就是快樂。「做快樂的根與芽」很重要,她認為環保其實不需要做得很極端或是很悲哀,它應該是很快樂的事情,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和解決環境問題,她說:「我們為環境帶來積極改變、好的變化,我們就應該快樂的去做,不論結果如何,也應該帶著快樂的心態,並快樂的接受它的結果。」
從有機農作、食品安全、可持續性農業 看見未來路
喜歡在空閒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康耘對於「有機農作」、「食品安全」和「可持續性農業」非常有興趣,這次參與2011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活動對於她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充電時刻,也很充實。
本身就很喜歡做社區、種植、食品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議題,在台灣看到了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和生活者工作坊,他們的操作模式就是康耘一直以來就想做的事情,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去思考「有機食品、食品安全和可持續性農業」,這些都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不應該是被動式的去接收這樣的訊息,從吃和農耕方面下手,將社區裡的媽媽和居民們串連起來,有意識並主動積極的去做改變,這些都是她回到所居住的地方後,未來想積極去從事和操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