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
圖:旅居日本的媒體人與作家劉黎兒出版了第一本針對福島核災的專書
311福島核災之後,受邀到新北市的國小教師研習活動中講授核災應變的課程,才上了兩次課就讓我感到難過了起來,因為令人難以相信的是,老師們普遍對於核災是沒有意識的,而由於對於災難本質的不了解,導致無從想像如何應變,甚至連最基本的防災步驟都付之闕如。
在離核一、核二廠最近的學校如金山、石門、萬里、汐止,我忍不住問老師們分得出核災警報的聲音嗎?他們無奈地告訴我,根本就沒有聽過,怎麼分得出呢?不能不說台灣的核能安全教育幾乎是繳了白卷。
從虛擬情節看見可能的事實
我跟老師們講了一部電影的情節,德國在2005年拍了一部獲獎連連的電影,叫做《核爆青春》,是部在戲院上映非常受到歡迎的劇情片,片中描述核電廠發生意外發佈警報時,學校正在考試,學生認得警報的聲音,老師卻因對警報的不熟悉,告訴學生那不會是真的,要求學生繼續考試,不准離開教室。
這個情節一點都不戲劇性,反而非常真實,這就是在台灣會發生的事,現場的老師們默然點頭。我告訴大家,這部電影更有意義的是模擬核災發生後的恐慌與逃難,學校撤離後,有的孩子有家長來接,但更多的是父母在外上班,孩子回到家中卻無人照看,輻射塵就要來襲了,小鎮居民紛紛開車逃難,撞死了陌生的孩子也顧不得,最後大家卻都被堵塞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動彈不得,這個沈重的故事讓老師們開始說不出話了。
官方說法 以生命為賭注
歐洲發生過車諾比核災,因此在無數的人命裡得到了教訓,而福島核災離我們這麼近,如果還不能從核災學習到什麼,就無可原諒了,輕忽災難一定會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但要認識核災就要願意面對核電的本質,至今台灣政府與電力公司還在盡量淡化福島核災的事實,政府相關官員不積極於核災教育的原因, 就是不希望民眾害怕核電,殘酷的是為了推動核電,大眾不知道犧牲的是自己的生命權益。
如果我們要認識自己與家人可能處於什麼樣的危機之下,就必須先充實自己關於核災、關於輻射、關於核能的知識。福島目前的污染情況到底如何?輻射是什麼?對人體有什麼傷害?台灣若發生核災,規定避難範圍是5公里,這樣夠嗎?輻射能據說對小孩影響最大,到底有多嚴重呢?假如台灣發生核災,你怎麼辦?至今台灣還是有許多人不清楚目前整個福島縣處在嚴重輻射污染的狀態,已經有專家估測,10年後將有100萬人致癌,土地永遠無法復原。日本政府害怕承認,這是比廣島原子彈轟炸、車諾比核電廠事故更嚴重的輻射殺傷力,未來日本人民將長期與輻射的後遺症抗戰!
我也聽過原能會的輻射防護說明,官方最喜歡以自然背景輻射來告知民眾輻射並不可怕,但必須澄清的是,我們所說的是核電廠事故時輻射外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是非自然來源的輻射,法令上都有一定的規範,等於或低於這個水準時,修復DNA的酵素仍足以運作來降低罹癌的風險。若超出了這個水準,人體內的修復系統就無法跟上損害程度。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指出,一年內100毫西弗的量,正是決定癌症風險是否開始增加的門檻。
日本輻射醫學團隊到車諾比後的白俄羅斯地區做調查,發現事故發生1年後,大人罹患甲狀腺癌逐漸增加,增加率雖不如兒童,但件數非常多,在車諾比核災後10年增加5倍,18年增加到10倍,醫學界一直認為是小孩很危險,容易罹患甲狀腺癌,但後來發現大人也很多,且隨年數增加。日本這次在核災爆發5天後,才勸20公里圈居民服用碘片,法國輻射研究獨立機構CRIIRAD認為日本動作太慢,應馬上將發放碘片圈擴大到100~150公里圈,福島核災的確連100公里圈的輻射污染也很嚴重,5年內必有大批甲狀腺癌患者增加。
台灣作家出書發起反思
核電廠已經在台灣營運30年以上,我們卻無法在基礎教育上明言核災應變,只能依靠民間組織以及良心之士的有限資料在網路上流傳,但幸而台灣最近終於出版了第一本針對福島核災的專書──作家劉黎兒的《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
劉黎兒是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她描述自己在核災前也是個完全缺乏核電知識的普通人,但當距離東京兩百公里的福島核電廠出事後,必須開始思考自己與家人該怎麼辦?要不要逃難?食物與飲水還能不能吃?每天盯著新聞,卻又發現官方訊息之不可盡信,可以說是經歷了舉家撤離東京的恐慌,從此深感核電之可畏可懼,於是她發揮新聞人的本事,與日本知名反核人士會晤,取得第一手的資訊,追問大部分人所欠缺的核電常識、受唬弄的粗糙數據及事實。陸續在各大報章雜誌上撰稿發表關於福島核災事故的衝擊、後續污染實情,以及至今尚未解除的各項危機。 一般人都以為核電很專業,覺得自己無法了解相關知識,更覺得自己無從置喙與下決定,但劉黎兒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願意去了解與蒐集就可以
獲得不少資訊,其實並沒有這麼難懂。核災後日本處處都充斥著核能資訊,民眾只要願意閱讀都可隨手拿到,走進任何一家書店都可以發現相關書籍與雜誌大量出版,滿足日本民眾對資訊的渴求,其實在核災前也已經有不少書籍出版,核災後銷量更是大增,但反觀台灣卻非常缺乏危機意識,坊間幾乎看不到類似的書籍,因此劉黎兒的這本書是我極力推薦的,學校與家庭都該有一本這樣的書,因為她將知識匯整成問答形式,以易懂親切的文筆,深入淺出,介紹關於核災我們應該要知道的52 件事,這是認識核災與核電真相的入門書,也是一本核災應變的基礎手冊。
政府救災規劃 令人憂心
除了具備該有的常識之外,還有更多倫理與心理建設的工作要做,一位女老師很認真地在現場問了一個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核災發生了,我要留在學校保護學生?還是回家保護自己的孩子?我們都知道,在任何一種災難發生時,公務員、教師以及電力公司的職員應該都是要堅守在崗位上的,但是政府令人無法信賴的防災措施,讓幫助解決災難的人們怎麼放心在其他的地方會有人善待自己的孩子?我盡力說明學校應盡的責任:準備好基本防護設備與乾糧,將兒童留在校園的水泥建築,關緊門窗就地掩蔽,等待車輛來疏散,但另一位男老師忍不住回應:乾脆早點放學生回家,不就可以少擔負一些責任了?一位校長安慰地說:電力公司告訴我們不要急,核電有多重防護,警報之後還有好幾個小時可以疏散,不用太擔心,況且政府在幾個小時之後應該就會派車來接我們,所以不須要躲太久。
我必須殘忍地指出校長不知道的事實,以過去的核災經驗,通常電力公司都會隱匿資訊,發出警報時都是輻射已經外洩之後,因此學校不準備碘片與防護設備是非常危險的,而消防局早已經承認目前沒有規劃救災車輛,到時候要如何徵用這麼多的大型車輛?而且就連徵召願意進入災區的民間司機都是一件艱難的任務,而應該支援的國防部向來對於核災演習虛應故事,也缺乏對核災的了解。
政府單位終於開始覺得核能安全教育應該要加強,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揭開核安的潘朵拉盒子,看到荒謬至極的現況,不但讓人生氣又感到悲哀,不論是否反對核電,眼前的這十多年,我們都還是得繼續跟核電廠一起生存,誠心希望台灣與日本不會再發生可怕的核災,也希望台灣的我們能因福島激起更多的危機意識,認真學習核災告訴我們的事情。
※本文轉載自《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