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棲地的改變(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棲地的改變(上)

2004年10月21日
作者:颺如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我們一直有個觀念,環境棲地的改變,一定會造成生態系破壞,是造成物種滅絕的主因。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環境棲地的改變,勢必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改變,可是這種改變到底好不好?我們來看幾個因棲地改變造成生物多樣性變化的例子。

歐美單一林相

生活在歐美的人們,時常自豪於擁有廣大的曠野與森林。居住在城市近郊的人家,森林就在自家後院森林中,可以看到各種鳥類、不同的松鼠、甚至熊或麋鹿,讓人十分欣羨他們的自然環境。可是這些森林,在2、300年前工業蓬勃發展的年代,其實並不存在。那時也曾像台灣的都市重劃區,闢了路,剷了地,什麼都沒有了。德國的漢堡、慕尼黑,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都曾經是沒有生氣的地方。工業革命雖然帶來了經濟繁榮,但卻帶走了繽紛的生命,大家才突然驚覺到:樹沒了,鳥少了,動物不見了,美景也不在了。於是,大家開始種樹。現今許多2、300百年的森林,其實都是種出來的,所以歐美單一林相的形成因素,除了緯度影響之外,人工植林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種了樹之後,鳥回來了,動物開始出現,物種愈來愈多,讓人滿懷期待它能回復到以前的繁盛,但是自然真的回復了嗎?對比200年前的紀錄,現在樹林中的鳥,種類差異很大,這是由於環境棲地改變了。

以歐洲黑森林的例子來說:黑森林原本陰暗鬱蔽,習慣受森林庇護的蕨類苔蘚成群生長,陽光與和風全被拒絕於森林外,只有喜歡幽靜、害羞的鳥兒在這兒生存。當黑森林因為開發,而被切割成一塊塊的小森林後,太陽照進來了,輕風也吹進來了,森林不再鬱蔽,蕨類苔蘚消失無蹤,害羞的鳥兒變少了,加進了聒噪的烏鴉和麻雀,更可怕的是 「巢寄生性」 鳥類的出現。

巢寄生的鳥類多生活在森林邊緣,母鳥不築巢孵蛋,蛋是下在燕雀目鳥類的巢中,如杜鵑會將蛋下在知更鳥的巢中,由知更鳥幫忙孵蛋。通常杜鵑的蛋會比知更早孵化,先孵出的杜鵑幼鳥,會努力將知更鳥的蛋頂出巢外。

森林的邊緣愈多,杜鵑鳥愈多,知更鳥就會愈少,這是邊緣效應(Edge effect)很實際的一例。邊緣效應會讓我們覺得歧異度增加,但是每個種的豐富度 卻不一定增加。

杜鵑雛鳥孵化沒多久,甚至羽毛還沒長,眼睛還沒開,牠就會開始把寄生的巢內其它卵,一個接一個頂出巢外,而寄主並不會阻止這種行為,甚至親眼看到也不知行動。(圖片來源:「East Lower」 http://www.eaststanders.com/Images/cuckoo.jpg) 杜鵑雛鳥離巢前,,已經比寄主母鳥大非常多,但是仍然需要寄主的餵食,,對比相當強烈。(圖片來源:「Fathom Knowledge Network 」http://www.fathom.com/feature/122355/3242_cuckoo_LG.html)

七股濕地

另一個環境棲地改變的實例,是台南縣的七股濕地。依據鹿野忠雄在日據初期的紀錄,七股海岸只有現在的內堤,外堤尚未建立,當時即有黑面琵鷺在海堤外休憩,但是數量零星,最多時不超過50隻。日據末年堤外淤沙嚴重,遂興建二號堤防(即外堤),黑面琵鷺的紀錄明顯增加。因為外堤的建立,整個海灣成了潟湖、濕地,生物多樣性增加,鳥類的食物變多了,自然就呼朋引伴一起來這邊過冬,使得七股成了黑面琵鷺聚集的大本營,也是研究黑面琵鷺的最佳觀測點。

這個現象,對鳥類來說是好的,可是對魚、蝦、蟹、藻類,是好是壞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沒有人針對這些不起眼的生物進行研究。我們只能知道七股濕地生態,經歷過相當大的改變。只是有人推測,內外堤間的淤沙會較自然情況下快,等到濕地被填滿了,鳥類勢必要另覓過冬地點,到時就不知道該去那裡找黑面琵鷺了。

大滅絕與蓬勃的生機

地球發生最大的環境棲地改變,就是大滅絕。地球經歷過五次大滅絕,每次大滅絕,都是因為地球環境的急遽改變,使得生物棲地不再適宜,甚至有害生物,因此大量生物死亡,終至滅絕。截至目前為止,在地球出現過的生物,99% 都滅絕了,但總有1%的生物能逃過惡劣的氣候或環境。大部分生物的滅絕,騰出了廣大的空間,讓那些1%的倖存者自由發揮,在受到摧殘的環境下,繁衍出適應環境的後代。不用多久,地球就又滿佈生物,展現蓬勃的生機。

以地球的年齡而言,遠古的環境棲地改變、大滅絕的發生,確實只花了很短的時間。這些都是上帝做的事,但祂關了一道門,必定會開另一扇窗,所以祂留下了倖存者,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物多樣性。但相比於人類,這些時間都是無法想像的久,那麼人類該去做上帝做的事嗎?或者該問,人類有能力做上帝做的事嗎?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

邊緣效應

森林中開闢的騎馬道,樹木不夠茂密,陽光、和風可輕易進入,空氣較乾燥,蕨類苔蘚消失。(攝影:颺如思)  指某一生態系統,對相毗鄰的另一個相異環境所產生的影響效應。最常用在野地,尤其是森林地與被干擾或被開發地區間的交界線。

當任何一個天然的生態系產生了邊緣,且這邊緣交界線的另一邊是被干擾或非天然的系統,天然的生態系統在邊緣以內的相當距離,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例如森林與被砍伐地區相鄰,產生森林與開闊地的交界線,陽光及風會深深地穿入森林,使靠近邊緣的森林變乾,並促使活躍於森林邊緣的投機份子蓬勃生長。

Edge effect

An edge effect is the effect on an ecosystem of juxtaposition to a contrasting environment. Most often, the term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oundary between wild land, especially forest, and disturbed or developed land.

When an edge is created to any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area outside the boundary is a disturbed or unnatural system, the natural ecosystem is seriously affected for some distance in from the edge. In the case of a forest where the adjacent land has been cut, creating an openland/forest boundary, sunlight and wind penetrate to a much greater extent, drying out the interior of the forest close to the edge and encouraging rampant growth of opportunistic species at the edge.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