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Q&A】(27) 溫室氣體會滯留在大氣中多久?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背景充電室

【氣候變遷Q&A】(27) 溫室氣體會滯留在大氣中多久?

2012年02月16日
本報2012年2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除了水蒸氣以外,其他四種主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以及氟氯碳化物(CFCs )。這些溫室氣體滯留在大氣中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從數個月,最長可達千年之久,影響氣候變遷的時間效應都不相同。

最顯著的人類所排放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其生命週期最難判定,因為二氧化碳有數個途徑能夠從大氣中移除。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約有65%~80%會在20~200年間溶解在海洋裡。其餘的二氧化碳則是經過緩慢的化學風化或是岩石形成過程被吸收。以上的現象意味著,只要二氧化碳存在大氣中,將會持續影響大氣幾千年之久。

相對地,甲烷存在大氣中的時間約為12年,主要可藉由化學反應從大氣中移除。雖然甲烷是相對溫室效應較強的溫室氣體,但影響的時間則較為短暫。

氧化亞氮會在大氣的平流層被移除,但是速度相對甲烷更緩慢,約會停留114年。

含氯或是含氟的氣體化合物家族(FCs、HCFCs、HFCs、PFCs)很龐大,包含許多不同種的化學種類,每種停留在大氣中的時間也不一樣─從短於一年到長達好幾千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出版一份列表,關於各種溫室氣體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潛勢以及在大氣滯留時間。

水蒸氣雖然具有強烈地吸熱效應,但是並不像其他的溫室氣體會滯留在大氣中許久。水蒸氣在大氣中只會停留數小時到數天,很快就會成為降雨或降雪。大氣中的水氣多寡也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蒸氣積累得越多。因此,水蒸氣被認為是反饋迴圈的一環,而非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