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回到嘉義市,牽引我回到這人生的第二故鄉是一群老朋友;後來因一些機緣開了一家書店。每每外地的朋友來書店時,總會要求我帶他們到嘉義市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我曾很努力的嘗試要找尋一處可以講故事的地方;但,走遍嘉義市的街頭,就是找不到一個比較具有歷史記憶與情感的空間;那時對嘉義市總有一點點疏離感。
後來因為「嘉義稅務出張所」的搶救工作,開始有機會與廟前樹下的老伯伯、阿桑聊天,詢問他們對於嘉義市有什麼特別的歷史記憶空間,『八掌溪的吊橋、嘉義公園、嘉義火車站、大通、二通..』這些曾是他們充滿生活記憶與歷史故事的地方,再問他們若遠方的親朋好友蒞臨時,您會帶朋友到這些地方去看看嗎?『看骨頭啦!!全部攏改變囉!!要看什麼??』老一輩們都異口同聲的直言。
嘉義市在過去,人民、產業、交通與地震的脈絡關係是密切的,因為地理環境,與中埔往來需要八掌溪吊橋,因為木材、糖業等產業運輸及人民的往返都需要火車,火車與車站成了嘉義市人重要的記憶,因為產業的興盛,創造嘉義市二通(今中正路)與大通(今中山路)的街屋建築美景;然而,因為頻繁的大地震及1945年的砲火襲擊,嘉義市的歷史城牆與大街華麗的整排老建築均不幸消失;且更令人遺憾的是,不精藝的整修工程卻把存留下來的火車站及街坊再度毀傷,因此遊走嘉義市的街頭,想要捕捉嘉義市往昔的記憶與懷想過往發展的盛景,變得是一件困難的事!!
可是嘉義市的街坊連一棟可以喚回市民對居住地認同的記憶建築都沒有嗎??不!!還有很多,中山路上的三大官署、舊監獄、嘉義舊酒廠、阿里山木材製材所的主工廠區(今玉山羽球館區)…林林總總,還很多呢!!只可惜,在市政府的市政發展藍圖中,這些珍珠卻被視為老鼠屎。
2000年10月嘉義警察署在當時的市長張博雅爭取下,拆除了!!
2002年1月嘉義稅務出張所(舊縣議會)在文化界努力搶救八個月後,還是被新任市長陳麗真的蠻橫給拆除了!!所謂的新舊並存與文化藝術之都,在目前嘉義市政府的施政字典裡是找不到的,接下來是嘉義市文化資產的黑暗期,是人民歷史記憶的白色恐怖期,我不禁要懷疑為政者是真的無知?還是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