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的紅樹林 | 環境資訊中心
陳健一

關渡的紅樹林

2006年05月08日
作者:陳健一

關於紅樹林在關渡陸域出現的源由,始終是一個謎。

有人說早在日人據台前的數十年前,已有人從外地移種紅樹林;有人說是自海飄入淡水河口,下種在淡水河下游的關渡一帶。

說法眾說紛云,卻無法具體獲知紅樹林的確切落腳原因及時間。

但是有個事實是,日據時期關渡沼澤地主要的植物是蘆葦,以及人工植栽做為繩子的茳茳鹹草。距離現在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紀中旬,清政府的「淡水廳志」中有一幅關渡圖繪,也未把紅樹林畫進去。凡此都說明紅樹林進入淡水河口、是近幾十年的事。若更誇張估計,大概是近五、六十年,才逐漸茁壯,拓展成整片的紅樹林純林。

關渡的紅樹林是臨海河口半鹹水環境成長的樹種。對於沼澤生態維持,有一定的功能,目前列為禁伐、保護的植株。

這裡想提醒的是,紅樹林適合生長在沼澤環境;關渡前的淡水河沼澤,近數十年,拓增更多,該和淡水河上游流下來的淤泥增加有關。淡水河歷經二、三百多年人為開墾,上游水土保持功能脆弱,每遇大雨,淤泥傾瀉而下,有些就在淡水河下游兩岸淤積下來。下游淤泥多,河的兩岸形成沼澤的機會變大;其間,早期河邊的蘆葦留住部份上游流往河口的淤泥;接著紅樹林的進佇,其抓土、橫阻流進來淤泥的功能更強;因此,我們看到紅樹林所在的河川環境,淤泥更多,沼澤範圍更廣;接著沼澤又引來更多紅樹林,使下種、成長、茁壯……。於是關渡的紅樹林,也就和河川旁的淤泥,演繹著一組共生的生命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