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馬祖,見著宛若異國山城的芹壁,羨慕的跟村中阿伯聊天:「你們的石頭屋好漂亮!」阿伯不解的笑我頭殼壞去,「你們台灣的水泥房子才好,又高又寬敞,光線也充足。」問阿伯怎麼沒搬去台灣跟兒女同住,享受鋼筋水泥房子的舒適方便,阿伯卻說:「住不習慣。」
即使如此,仍滿懷著浪漫的想像,住進了石頭屋,過著望海的日子,肆意編織著海盜故事的浪漫情境。但是才過一晚,這才發現真的不便,隔音設備極差的木板隔間和樓層地板,稍一走動就有聲響,令人無法安眠。原來,想像和現實的距離總是很大的。
但我依然沉醉在芹壁的美,尤其在夕陽西沉時,金黃色的陽光灑進室內,端了杯咖啡,倚著厚實的條石窗框向外眺望,海面閃耀著粼粼波光,有如一幅生動的海景畫。
這時我才深深體會,原來芹壁石頭屋的建築美學不僅只於外觀獨特迷人,他錯落有致地順著坡勢層層相疊,因而形成如劇場的座位效應,前屋不擋住後屋望海的視野及光線的射照。也許當初建屋者並無「借景」之意,只是單純地想讓室內明亮些,但卻意外地成為旅人尋幽的祕境。
芹壁的民居完全因地制宜而建。一棟棟小巧玲瓏的四方石頭屋,包含了當地人無意造就的借景美學,還有許多意外成就的美感,都是為了生活在這片臨海的陡峭坡地,與當地自然環境協調得來。
腹地狹窄,只能向上發展
芹壁沒有廣闊的平地,幾乎見不到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大宅,獨棟的石頭屋多以長寬五比八或五比六的比例為一單元,往左右兩側擴展。芹壁人口眾多,民宅也「向上發展」蓋建為兩層樓,將有限的土地做最有效的利用。
而在其它地勢較平坦寬闊的村落,偶而也有呈「L」形的「單伸手」,或左右長短不對稱的三合院,甚或是天井很小的四合院。有趣的是,一些石屋的側面會築起有門窗的屋牆,但卻沒有架設屋頂,猶如天井一般,這是便於日後家族人丁增長時,可以立即擴展為另一獨立的起居空間,頗有「未雨綢繆」的智慧。
大部分石屋的四面全為石牆,但也有少部分為三面石牆,正面或背風處用木牆,一樓以木屏邊梃分隔門窗,二樓常以吊腳樓形式懸挑於外,精緻一點的,還有鵝頸造型的木欄杆。石屋側牆(山牆)多為簡單的人字型、蝦姑形及馬鞍形,不似金門閩南建築山牆的多樣及繁複。
這裡的民居雖然正門都面海,但平常卻使用側門進出:而石屋依山而築,因此在二樓的後門架一長條石,就能連接後巷,增加出入的方便性;二樓面海處仍留有一門,但卻懸空,既無樓梯也無陽台,完全不具出入功能,推測可能與祭祖或風水有關。
條石壓瓦,防風吹襲
為避開冬季凜冽的東北季風,芹壁石屋的座向多坐西向東,風水反而成為次要的考量,門窗也都十分窄小,除了阻擋冬季冷風的吹襲,也使盜賊無法輕易「破窗而入」,兼具防盜功能。
居高俯瞰,平房的屋頂多為二披水,二層樓的多為五脊四坡頂的形式,如一個「工」字,將屋頂分為四大區塊。平緩的屋頂坡面也是為了避免強風吹襲的權宜之計,而且屋簷不出挑,有些則修築女兒牆或壓簷條;屋瓦多為紅色及灰色,早年生活困苦,用不起用洋灰膠結落疊,只能用石塊、條石壓瓦,一來除了防風掀翻,二來瓦縫可使屋內產生空氣對流,三來損壞時只需整修一小部分即可,節省許多材料,可說是一舉數得。
我曾好奇地拿起一塊壓瓦石瞧瞧,卻發現石塊被水泥牢牢固定在屋頂上。原來現在水泥建材普遍,不需要用石塊壓瓦了,但仍有許多屋主把它保留下來,做為石頭屋的裝飾!
石牆蘊含的豐富生命
建造這些石頭屋的石材,大部分取自於當地,其中色樸質溫的黃色花崗岩最易取得,因此成為牆面的主角;而數量較少的黑色玄武岩,及原本用來壓船艙的大陸青斗石,僅作局部搭配的配角。有些石頭屋為增強穩固性,牆基外擴,如上窄下寬的梯形一般,當地人稱為「馬蹄腳」。
畫家席德進曾說:金門沒有一棟房子的表情是一樣的,其實馬祖亦是如此。馬祖石屋的牆體石材以三合土為膠結,並以白灰填縫。依結構不同,由數種砌法組合而成:門、窗的框架以條石榫砌,屋角及門窗周邊多以方形或長形石材做丁字砌(水平砌),其餘的牆身多用亂石砌,或做人字砌,並以本壘板似的五角形石材做收邊。由於石屋巧妙的結合了各種砌法,加上石塊顏色的搭配,豐富了牆面的生命。
屋主的富貴權勢,也反應在石屋的大小及牆面的石砌:人字砌和丁字砌屬於較講究的砌法,需要靠人工敲出規格大小一致、平整方正的石材,費時費工,僅有大戶或有錢人家才有經濟能力。早年窮苦人家要蓋房子,得先花費許多時間一塊一塊地收集石材,等收集夠了才能開始建造。但由於石塊大小不一,只能砌成如蛛網般的亂石砌,雖然沒有人字砌或丁字砌的整齊規矩,但卻極富變化,別具特色。
屋內休息,屋外活動
民居的內部空間以木架構為主,用「外石內木」來形容再恰當也不過的了!用以支撐屋頂重量的大木結構--樑柱,多是從大陸進口的福州杉,耐久不易腐敗,為防止柱腳受潮及兼具裝飾功能的柱珠,也力求間單,多為圓柱、方柱或碗柱形,甚至省略不用。隔間多以木板分隔,掛著記事用的月曆、貼著小孩競賽的獎狀、及熟悉的電影海報,增添幾許熱鬧。窗及門扇皆為實心的厚木板,向內開啟,有些房子還安裝約半人高的腰門,平日天氣好時,閤上腰門,敞著木門,除了利於光線的穿透與空氣流通外,還能防止家中小孩走失或外邊的雞、鴨、小狗閒逛進屋。
傳統的石屋多為三開間,中間為大廳,兩側分別隔成前後兩室,一、二樓的格局皆然。正廳是家族使用的公共區域,工作、堆放漁具,及祭祀祖先神明;兩側的房間為各房使用的私人起居空間;閣樓則充做小孩睡覺或貯物的地方;廚房設置在屋前或一旁的獨立外室,煙囪砌成階梯狀以方便置物;現在大部分住屋都改用瓦斯爐及抽油煙機,但是在殘破的老屋裡還可以找到廢棄不用的階梯狀煙囪,窄小的煙囪口顯的十分迷你,曾有朋友打趣道:胖胖的聖誕老公公若在馬祖送禮物,一定十分煩惱該如何溜進煙囪裡。
但由於房屋的每一面石牆均厚達4、50公分,即使從屋外看來十分氣派、寬敞,其實室內空間卻相對狹小,在狹窄的石屋裡擠著一大家子人,連呼吸都是侷促的,因此屋內多用來休息及貯物,許多生活作息,如吃飯、聊天、聚會,都在屋前狹小的通道及空地進行。
在以前生活困頓的年代,房子對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僅是遮風蔽雨的地方,根本無暇顧及空間設計及美觀舒適,甚至在使用上也有許多的不便。石頭屋是沒有浴室的,男生就到井邊隨意沖洗,女生只能躲在屋裡,關好門窗,用一小桶的水擦洗。大廳因為常年堆置漁網等漁具,海水滲進地下,每當春天南風一起,整個地板就出水,濕答答的一大片。春、夏天氣暖活時,潛藏在木頭裡的白蟻就開始蠢蠢欲動,晚上燈一亮,所有白蟻傾巢而出,滿屋子胡亂飛舞,早已司空見慣的孩子們,也從未理會這群「房客」,不像現在住慣水泥房子的小朋友,見了一、兩隻小白蟻就大驚小怪的喳呼著。石頭屋裡的灰塵也特別多,就算每天勤勞的擦拭也似乎從未減少過,於是就乾脆順其自然,任其繼續累積!
不過石頭屋還真的是冬暖夏涼。夏日雖然豔陽高懸,但因為四面都有窗,十分通風,所以特別涼快。門窗沒有安裝紗窗,嫁到馬祖的朋友形容:夏日的晚上,聽著蛙鳴蟲聲,看著窗外滿天閃爍的星斗或明月,還有整群的蚊子及各種小蟲嗡嗡的飛進飛出,那感覺就像在野外露營一樣。本以為那該是多麼有趣的生活,但朋友的一句話把我拉回現實:「我好擔心得到登革熱」。
牛角海邊的「海角民宿」,是朋友曹先生的祖屋。好奇的問他小時候房子是什麼樣子,想要拼湊、還原它本來的面貌。他說:從大門進去,一樓的右手邊分成前後兩個房間,是阿媽和父母住的,上面利用屋架多餘的空間隔出的閣樓,則是家裡5個姊妹、3個兄弟、外加叔叔的睡覺空間,大家一個緊挨著一個睡在地板上。左手邊是挑高的正廳,前半部是廚房,其餘的空間則用來堆放漁具和雜物。屋子裡幾乎沒有家具,有的僅是吃飯的桌子和長條板凳,放置碗碟的簡陋櫥櫃,或是收藏重要東西的木箱子,只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對曾經住過海角民宿的我,想的只是晚上浪濤聲伴著入眠的詩情畫意,和屋前花木扶梳小花園的閒情逸致。也許,即使我再熱愛馬祖,但從沒有真正生活過的我,仍只是位過客。
質樸含蓄的建築裝飾
早年馬祖居民多以漁業為生,質樸簡單的生活也反映在民宅建築上,樸實無華的石頭屋少見雕琢華麗的裝飾,但匠師卻在不經意的小地方發揮巧思,不誇張的,帶點含蓄的,卻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甚至讓人發出會心的一笑。
因此每回帶朋友到馬祖,一定邀請大家加入尋寶遊戲,找的是「豐富房子表情」的寶藏,例如:石砌的牆面,常有「意外」的圖形出現,一朵蓮花就鑲嵌在石壁上,有的被屋主塗以顏色,彷彿想要提醒大家的注意。屋頂排水口以泥塑的鯉魚加以裝飾,即所謂的「雙鯉吐水」,有「鯉躍龍門」的含義,魚身的線條活潑生動,為牆面生色不少。偶見有巴洛克式風格的半圓形拱窗,或以牙子砌作為窗楣的裝飾,再講究一點的,則把條石窗框當作仿木條結構處理,並刻有蓮花座。屋子主要出入門的邊框上,多設有泥塑天爐,是每月初一、十五祭拜天公的插香座,造型各異其趣,如:書卷、葫蘆、蓮花、花瓶…等,無一相同。
如果說閩南式建築的氣派豪華是大家閨秀,那樸素中帶有俏麗的馬祖建築就是小家碧玉,值得細細欣賞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