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宮的挑戰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大故宮的挑戰

2012年09月10日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忠峰

預計將以300億資金擴建展場的大故宮計畫,挑起退休員工與學者的質疑,擔憂它將改變的不只有故宮,週邊環境也將起變化,究竟故宮的擴張,只是院內事,還是將連帶影響,台北外雙溪的未來?

672大故宮的挑戰

隨著開放陸客旅遊,典藏文化珍寶的故宮,遊客量激增,2011年,已經有將近385萬人前來參訪。同年,在英國Art newspaper的全球十大受歡迎博物館排行榜中,故宮名列第七,大受歡迎,難免影響參觀品質。許多參觀遊客表示,真的非常擠,已經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目前故宮以延長開放時間來疏解人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大故宮擴建計畫,希望打造更舒適的觀賞空間。2011年10月6日的記者會上,馬總統宣布將大故宮計畫,列入建國百年的政策願景。2012年4月30日,行政院經建會通過「大故宮整體發展可行性計畫」,將投入300億經費,除了建構新館,原本故宮斜對面的停車場,也將打造成文創園區,希望將每年的參觀人數,提升到700萬人,預期商機1500億元。同時故宮南院也在2010年10月動工,總預算將近80億,預定於2015年開館,定位為亞洲藝術中心。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現在才開始要做總顧問標,原則上希望展場增加兩倍。

然而大故宮計畫,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觀其成,在照相室服務40年的林豐松先生,就因為地質安全的理由,反對擴建計畫。他曾經在執勤時親身經歷土石流,當年巨大崩落帶走他的三位同事,「64年6月,端午節前夕,後山發生大山崩,一顆一萬多台斤的石頭,壓垮了兩棟科技室。」

周邊前後發生過四次土石流,故宮背後的靠山高度雖然只有一百公尺,然而它是火山碎屑堆積層,有坍方疑慮。屬於地質敏感區。當年土石流發生在正館後方,所壓垮的照相室距離正館只有數十公尺,而大故宮計畫雖然在前面廣場,面對的卻是相同的地質風險。前故宮員工林豐松說,「故宮是山劈成一半,才作成現在的平台,不是外雙溪本身就有這個平台,土質跟上面一樣,容易有土石流。」

對此,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有委託台大的機構探測後山,檢測結果顯示,除非降雨量超過2000厘米,而且集中下在同一個地點,才可能有問題。」

然而大故宮基地臨近外雙溪,往地下開挖,還存在另一個風險。前故宮科技室主任張世賢說,「外雙溪河谷地帶,河川行水區的地下水位很高,不可以向地下發展,將來大雨一來,地下室都會淹。」

除了地質疑慮,擴建的必要性也引來質疑。張世賢表示,「故宮有南院的規劃,應該好好利用,不需要在這邊大肆擴張。」

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則回應,「南院主要呈現亞洲的藝術風貌,這裡展現的是華夏文化,清宮裡面的收藏,兩者方向不同。」

目前故宮的館藏文物有69萬多件,但退休員工認為,並不是每一件都適合展出,現有空間其實已經足夠。前登錄組組長余城表示,館藏文物適合展出的不多, 只有12萬件左右。

從小在外雙溪長大的輔大心理系主任夏林清教授則擔心,大故宮計畫看似點狀開發,其實有帶狀影響力,它將引來更多商業元素,帶動土地炒作,地區的氛圍將隨著改變。她說,「周邊土地的巨利,其實是大故宮計畫真實的利害關係,這種土地利益會製造假公共空間,把台灣最後屬於大家共有的公共空間和自然綠地拿走。假文創區之名實施土地炒作之實,這一動,整個山坡地會威脅到大台北的安全。」

因為到東吳大學任教而住在這裡的黃顯忠教授,也同樣擔憂,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踏查外雙溪一帶,從多位在地農民的口中得知,確實已經有財團前來買地。他說,「對大眾而言,就像是圈地,把景觀圍起來,就像台東美麗灣,美麗的景觀就被某些人獨享。台北市幾百萬人口,能夠享有的潔淨溪流沒有幾條,外雙溪是非常難得的地方。」

世代都住在外雙溪的臨溪里里長郭肇富,擔心的是交通與居民生活品質受影響,如果觀光客倍增,隨著人潮而來的車潮、空氣污染、噪音問題,目前並沒有提出應對策略。

當故宮期待藉由硬體躍升,容納更多遊客,這樣的改變是不是外雙溪能夠承受?1965年正式啟用的故宮,40多年來,帶著無數遊客經歷歷史奇航,未來,能否安全護送國寶穿越無限時間,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在大故宮正式動工前,能否重新檢視立地條件,並且將外雙溪的整體環境承載力納入考量,選擇既安全又能符合博物館發展需求的方針,是這座明星博物館當前的大挑戰。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 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