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的聚落生活圈 | 環境資訊中心
離島圓夢曲

蘭嶼的聚落生活圈

2012年09月12日
作者:湯谷明

左下方的即為蘭嶼開元港,一旁緊鄰著加油站及農會超市。八月下旬,天秤颱風肆虐蘭嶼,巨浪吞噬了開元港內的漁船、機車及加油站的機具,被浪頭捲上岸的石頭砸毀了農會超市,狼狽的堆疊鋪滿馬路。但當地居民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快速的恢復了家園景觀及生活秩序,達悟朋友的淡定相對於臺灣民眾的驚訝,那其實正是一個以自然維生的民族的驕傲。

翻開蘭嶼地圖,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區域—港口、加油站及農會超市,都集中在方圓2、3百公尺以內,而在達悟老祖先的眼裡,本就不適合落腳居住,因為他們深知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在達悟的「風水學」裡,唯有順天,才能延續族群的繁衍。

據說,達悟人最早是「逐食物而居」,僅用竹子、茅草及木頭等材料搭建簡單的房子,當一地的食物吃完時,就棄屋遷移到別處,直到找到適合定居發展的環境後,才安定下來形成集村。部落不僅是居住的地方,還包括生產的場域,達悟祖先順應自然環境選擇符合生活及生產機能的空間。

住家的安全及不虞匱乏的淡水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大海及可耕作的腹地提供了主要食物的來源,所以聚落都位在前有港灣、旁有溪流及背山面海的緩坡上。也因為自然條件是如此的嚴苛,所以島上僅發展出6個聚落(最早有8個),從海岸的交界處往上分出聚落的地界,往海平面則分出各自漁撈的海域,互不越界侵犯。

東清部落。前方為拼板舟進出的灘頭,兩側平緩的山坡則開闢為水芋田及旱田,後方的山林仍維持物種多樣的森林。

島上丘陵密佈,平原狹小,再加上夏季頻繁的颱風,所以聚落必須選在離岸有一段「安全距離」的高坡地上,一來可以防止浪濤的沖刷,二來家戶都可以享受到從海面吹來的涼風。住屋都集中在聚落的中央,在微緩的坡地上闢出階梯式的地面,向下挖出主屋的空間,並蓋起工作房及涼台,一戶挨一戶的,家戶間既沒有明顯的界線,也缺乏緩衝的空間,感覺有點擁擠。住屋的四周砌石為牆,寬約40公分的「牆頂」就是聯絡家戶的道路,雖然四通八達,但卻區分成日常行走、出葬及飛魚季期間的路,必須嚴格遵守以免觸犯鄰居。

順運自然的傳統地下屋。部落裡所有的家屋都是背山面海,這不單是有遼闊的視野可以欣賞,也不是漢人「後有靠山,前有展望」的風水學;達悟作家夏曼‧藍波安有更深刻的解釋「看著千變萬化的海洋能瞭解到潮汐變化的習性,對我們的生命安危多一份保障。海浪比山丘漂亮,讓我們心情好,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山雖然蒼翠綠茵,讓人感受溫柔陰涼,但那只限於白天悶熱的感受,到了晚上便是魔鬼的住處,所以面山的門是不吉利的。」原來,海對達悟人而言不僅是景色、生產空間,還包括精神的寄託。

聚落的後方及兩旁,依序開闢為種植水芋的水田,及種植地瓜、山藥及小米等作物的旱地,水田屬於私人財產,可以交換、繼承,而旱地屬於部落的公有財產,居民只有使用權,每隔1至3年就會休耕,然後再另闢他地。後方的山林也分成私有地及公有地,提供造舟及建屋所需的木材。

水田的灌溉仰賴附近終年不竭的溪流,而生活用水還包括了聚落裡湧出的泉水。朗島的路邊就有一大口泉水,水質清澈冰涼,除了提供飲水外,還兼具「公共澡堂」的功用,部落的人從海邊或山上工作回來,會先到冷泉沖個涼,洗淨身上的泥巴或鹽分再回家。

   蘭嶼的聚落生活圈 圖文/湯谷明 野銀部落外的冷泉。

部落前的灘頭不僅是拼板舟進出及漁獲初步處理的地方,還是儀式的場域、傳統教育的空間及孩童的遊戲場。飛魚季期間許多祭典都在這裡鄭重的舉行,孩子們在也在這裡磨練游泳潛水的技術,學習最初步的海洋生態、漁撈方式及禁忌等,所以灘頭聯繫著海洋與陸地、傳遞著智慧與文化。

部落裡的生產動線呈十字形分佈。從大海往山上的縱向動線上,依序為海灣的灘頭、船屋、車道及聚落,這是以男子為主的海洋資源生產動線;與海岸平行的橫向動線上,依序為水田及旱地,形成以女性為主的陸地資源生產動線。而灘頭兩旁的海岸林則是埋葬善終者的墓地,同時也是惡靈居住的棲所,是達悟人最忌諱的地方。

聚落空間包辦了一個人從生到死的一切所需,形成一個自給自足、完整的生活圈,所以不需要為了擴展地盤而去侵略其他的部落,也許就因為這樣而培養了達悟人與世無爭的個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