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奧辛現形有方 環保署成功研製參考物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戴奧辛現形有方 環保署成功研製參考物質

2012年10月31日
本報2012年10月3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台鹼安順廠周邊遭戴奧辛汙染的土地戴奧辛污染人人怕,污染事件也時有傳聞。過去環保署為了管制監測此世紀之毒,必須向外求助相關測試物質,最近,環保署則成功研製戴奧辛測試物質,昨(30)日記者會上,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展示相關監測產品,而研製的1,640瓶成品,評估可節省至少700萬元外購費用。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針對「戴奧辛」檢測能力評估中最重要的測試物質(參考物質),之前曾於土壤及飛灰中用溶劑萃取出參考物質,共計1,140瓶液體戴奧辛測試物質,近期又針對難度更高的固體戴奧辛測試物質,用飛灰及底泥樣品為原料,封裝成500瓶粉末狀產品,若依每年使用200瓶的速度計算,估計可使用8年。

環保署表示,戴奧辛的毒性極強,只要十億分之一的濃度就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嚴重威脅,而且一旦進入人體就不易分解及代謝,也會提高罹癌及增加產下畸形兒的風險。

戴奧辛並非水溶性化合物,一旦進入環境中,不會因為水的沖刷作用而流失。土壤中戴奧辛會因「蒸散作用」進入植物體內,累積於植物組織中,當數木枯死後植物組織中戴奧辛又再度回到土壤中,如此不斷循環。

2009年「越南進口蚊香」戴奧辛污染事件就為一例。文獻指出,來自越南的「木粉」,極有可能為越戰期間美國於越南千年原始森林施放橙色劑,其副產物戴奧辛持續存留在環境中所導致。環保署也於最短時間內進行相關會議研商,訂出全世界唯一的「蚊香本體戴奧辛檢出限值20皮克(pg I-TEQ/g,兆分之1公克)」管制標準,關鍵因素就是有戴奧辛超微量實驗室及參考物質的後盾。

有鑑於國外商品價格昂貴,幾十克的商品動輒數萬元,加上國外商品濃度值往往無法契合國內法規管制需要等因素,環保署選擇自行研發,也已輔導建立10家(1家政府單位、3家國立大學及6家環境檢測機構)戴奧辛實驗室,期為全民健康把關。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