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與思辯:在反核倡議的旅途中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想像與思辯:在反核倡議的旅途中

2013年01月29日
作者:陳詩婷(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創作者:賴政勳,取自小路映画反核城市海報聯展

「你又不是核工專家,你怎麼能來跟我們談核電的問題?」

「政府跟專家又不是笨蛋,既然核電廠這麼危險、而且我們沒有核電也不缺電,那為什麼還要用?」

「台灣比歐洲的發展慢了幾百年,要怎麼做到不用核電、又怎麼做到經濟成長跟用電需求脫鉤?」

這些問題,是重新思考零核電講座,至今花了4個月時間、跑了全台50個場次、接觸了從13歲到60歲的人後,令我印象最深的聽眾提問。

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些問題對我來說,其實打從開始接觸反核議題,就自我反覆詰問、說服至今,也總要在「走出家門、參與社運活動、對公共政策提出意見」前的第一關,就先面對父母親「你又不是學者或官員,你為什麼要去管那些事?」的質疑,面對少數朋友「對國家大事這麼熱衷,你選立委我一定支持!」的挖苦。

走出專業侷限 實踐公共討論

是的,我們不是核工或者任何領域的「專家」、我們的20多位種子講師,有的任職於傳統製造業或科技業、有的在工會工作、有的從事藝術創作、有的是小農、有的是社會人文領域的學生,沒有人出身核工相關領域,我們都不是所謂的核工專家。然而,講座的目的,也不在於提供專業的答案,而是把我們認為過去鮮少被看見與討論的資訊(裡頭很多資料其實也來自台電或政府部門)攤開來,試圖拉出更多不同看待問題的視角、創造更多討論與選擇的空間。問題不在於核工本身的專業、不在於專家多少的保證,而在於我們究竟如何去想像能源政策之於個體、之於社會整體發展的關聯?

核電當然牽涉專業,但是當它過度侷限在工程技術與能源效益的評估,而缺少了其他各個領域的公共參與空間,它就該是一個必須被詳盡檢討的政策。尤其台灣的核電政策是戒嚴時期的產物、是中華民國政權與美國外交關係的籌碼,它早一開始就不只是單純的專業問題。

在這個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裡,我們是多麼習於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從食衣住行到教育、醫療、經濟等等,托付於各行各業的專家;而電力的生產,向來是處在這個分工社會光譜裡最「專業」那端的技術之一,也是我們理所當然認為不應該出錯、也不會出錯的的一個環節。

然而,每一個專業領域在研究、分析方法上、以及能夠挖掘與解決問題的面向都各有侷限,既然核電廠是這樣一個具有高度風險的公共建設,牽涉的不僅是工程技術、供電與經濟效益,更牽動者地方的生態、地貌、人文、社會網絡,以及國家整體的資源分配,我們又怎能期待僅僅靠著核工學者、台電、原能會與經濟部,就能夠完整全面的做出評估與判斷?

紀錄片《貢寮你好嗎?》中有一段訪談就如此提醒著,貢寮的居民比任何一個專家都了解核電廠帶來的威脅,他們世世代代在這裡討生活,每天都感受著海洋、溪流、土地因著核四廠工程所帶來的改變,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核電早在發電前就逐步釀成的傷害?

2011年福島核災的發生震驚了世界,在人們印象中向來極度重視紀律與精準的日本,怎會在核電廠的防災以及災後的應變上,出現如此重大的閃失?真正的問題根源,究竟是日本核工專家的專業不足,還是核電的管理技術本身因其高度複雜度所相應產生的高度風險,抑或其實是日本國民對核工專家、業者與政府長期的過度信任?

從反省核電極權 想像另一種發展途徑的可能

在足以簡短回答文章一開頭的這些問題之前,或許可以先問的,是這個專家、技術官僚的權力位置,究竟如何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型塑了這個社會的種種運作機制?我們是否能夠藉由對個體之於社會、國家的之間關係的探尋,進而找到自己不做為專家,而僅僅作為這個社會一份子所潛藏的能動性、介入公共政策的正當性?我們是否能從對核電安全的質疑,延伸到對這種大型、集中的發電方式背後既得經濟、政治利益結構的根本反省,進而試圖鬆動、翻轉目前既有的權力配置方式,去想像另一種更接近公共的、更不那麼菁英的能源、產業甚至經濟發展途徑?即便台灣不是德國、不是丹麥,我們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有不同的資源條件,我們即便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用電需求與經濟成長脫鉤,但如果我們已經曉得,這樣的圖像是可能的,問題就在於我們想不想改變、我們要如何做出選擇、怎麼創造條件、怎麼實踐。

專家不是笨蛋,但是專家有其專業領域的限制;官員也不是笨蛋,但就如同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 NIMBY)般,對政府官員來說則是「Not In My Term」,意即「任何重大的決策,儘量不要發生在我任內」。回顧爭議重重的核四存廢議題,當2011年總統大選前,馬英九提出以訴求「務實、不過度理想」,且確保核四安全才運轉的「穩健減核」政策、蔡英文則以「社會成本」為由而提出核四「續建不運轉」的主張,正說明了,對政治人物來說的每一步決定,最優先、最實際的考量當然是政治算計下的結果。民間只能藉者掌握自己的力量、施壓,也才能在時機來臨時,改變政府的既定政策。

※ 本文轉載自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