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配備感應器的南方象海豹(Southern Ocean elephant seals)深潛至南極冰層下方,協助科學家更瞭解冰冷而深層的海洋水如何形成,提供瞭解其在全球氣候中扮演角色的重要線索。
根據設於塔斯馬尼亞的南極氣候與生態系合作研究中心(Antarctic Climate & Ecosystem CRC)的研究者表示,這些被標記的海豹搭配先進的衛星資料及海中峽谷固定設備,扮演提供南極極端環境資料的角色,南極觀測值很少且船隻難以航行。
科學家們知道「南極底層水」的存在已經有一段時間,這些接近海底高密度、深層的海水對全球的洋流有顯著的影響。
現已知3個這些底層水形成的區域,且數十年來一直據信有第四個區域存在,但這些區域難以抵達,現在拜海豹之賜可一窺究竟。
Guy Williams是南極氣候與生態系合作研究中心海冰專家,且為本研究的共同主持人。他表示,海豹所到達的海岸線,是先前沒有任何船隻能抵達的區域。這是南極海水的一種特殊型式,我們稱之為南極底層水產物,它是驅動大洋循環的引擎之一。我們所做的,是為這個引擎找到另一個動力來源。」
南方象海豹是全球最大的海豹,雄性可以成長到長6公尺、重4000公斤。
2011年,20隻海豹頭部配有感應裝置的被部署在東南極洲的戴維斯站(Davis Station),這些感應裝置重量約在100-200公克。每個感應器有一個小衛星發報器,每5-10分鐘海豹浮出水面換氣的時候傳送出每日資料。
Williams介紹說,「牠們每天約下潛60次,而我們一天可以得到4筆有價資料。象海豹在隆冬中抵達冰隙下方,接近源頭、極度寒冷、鹽度很高的水域,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南極海岸冰工廠(ice factory)的地方。」
過去的研究顯示,南極底層水的屬性存在50年趨勢,且Williams表示最新的研究將有助於評定這些變化,並或許能為氣候變遷模式提供線索。
他在聲明中表示:「數隻海豹在大陸坡的覓食深度達到1800公尺,穿透密度水瀑布般注入深海的階層;牠們提供我們這個過程冬季珍貴的觀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