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風險的公民不服從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核電風險的公民不服從

2013年03月08日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

廖本全

在宣稱科學理性的年代裡,將一切交由科技決定的工具理性世界,卻往往伴隨許多非理性的或超乎理性的災難,且當科學愈是向前一步,科技愈是完美發達,災難竟然是更加的不可測、不可知。

有意思的是,災難發生之前,科技的操縱者總是充滿自信,而一旦發生了災難,科技專家卻只能事後以科學的方法調查,再理性的宣布新發現,且不外乎是諸多未考量到的、複雜的且超乎預期的因素。這凸顯了科技的侷限,但社會卻很少理智的承認這樣的事實,反而是不斷的強調科技的偉大。而災難既已發生,且不可能重新來過,大多只能諉過於天地不仁。

這是科技決定、工具理性的生活世界上演的荒謬劇碼,核電的安危也不例外。

科技的確為社會帶來利益,卻也製造了危機與威脅(這不就是人禍嗎?)。現代生活總以為信任科技即可存活,但其時是信任操控科技的專家與官僚,而一旦這些科技權威一味服膺政治權力與發展邏輯,就會藉由科技的操弄提供不完整或扭曲的資訊、模糊的論點以及錯誤的因果關係來宰制人們的生活。是誰,說核電既便宜又安全的?是誰,把缺電、限電、漲電價與核四劃上等號?是誰,把廢核、產業政策檢討與能源規劃調整的訴求,說是回到原始人的生活?目前台灣公民社會對台電、原能會與經濟部的信任危機,無非是長期以來這些組織的獨斷、宰制與不負責任。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十四座核電廠位處高活動斷層地震帶,台灣四個核電廠都包含其中,而全球有十五個反應爐同時面臨地震和海嘯的雙重風險,台灣的核一及核二廠四個反應爐全都上榜。《自然》雜誌(Nature)評選全球高核災風險的核電廠,台灣核一與核二因與台北都會區直線距離不到三十公里,而周邊的人口數超過五百萬人,而名列最危險核電廠第二、三名。

台灣地小人稠以及脆弱的地體本質,根本令核電廠、核廢場無址可選。因此,核一、核二廠分別距離山腳斷層7公里、5公里,核三廠距離恆春斷層1.5公里,而貢寮核四廠八十公里海域內發現有七十幾座海底火山(引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

又,自1978年核電廠啟用以來,三處核電廠使用後的燃料棒,全部放置在原子爐上方的燃料冷卻池,而且超級爆滿,密度世界第一,全部15459束(核一廠燃料池有5514束,核二廠7544束,核三廠有2401束),也因此,核一、核二廠數度變更設計,讓冷卻池容納更多燃料棒,清大核工所教授李敏說:「束與束之間已經達到幾乎就要碰在一起的程度」(引自今週刊非核特刊),而依據原能會資料,蘭嶼核廢料貯存場2011年初總計已貯放97960桶低階核廢料。

趨吉避凶是人類行為選擇的基本原則,以上資訊,一再說明核電科技為台灣社會帶來的災難威脅與風險,我們當然有權利大聲說「不」。

廢核並不會走上絕路,真正會讓這個社會走上絕路的是,緊抓著線性發展的死腦袋,以及沒有任何廢核的具體因應與積極做為,並以此恐嚇人民的壞政府與惡政客。一意的發展核電,才是把島嶼台灣一步一步推向死胡同,而所有的風險發生後的情境,早已透過福島災難示現在你我眼前。

朋友們,唯有展現出實實在在的公民力量才能扭轉未來。懇請3月9日一起站出來,通通站出來,讓台灣廢核的路途,擺脫過往的不滿、衝突與抗爭,走出一條真正公民不服從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