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8日
摘錄自2013年4月5日自立晚報綜合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到2020年前,歐洲將有10%的煉油廠關門,主因燃料需求已降到19年來低點。
根據彭博社5日對6家歐洲煉油廠主管的調查顯示,在歐洲104家煉油廠中,到2020年以前,從法國、義大利到捷克共和國,將有10家永久性關門。
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估計,石油消耗已邁向連續第5年下跌,創自1994年以來低點。另外根據擁有英國第2大煉油廠的Essar能源公司(Essar Energy Plc),2011年歐洲2/3的煉油廠虧損。
研究公司JBC Energy GmbH協助提供石油公司和政府建言的董事總經理魏希(David Wech)在維也納接受電話訪問時說:「純粹從歐洲石油需求下降的觀點來看,每年在歐洲,將有1家大煉油廠和2家小煉油廠必須關門,這還沒有將其他地區更具競爭力的煉油市場的負面衝擊假設計算在內。」
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3年來美國柴油出口增加50%,加上歐洲燃料進口需求下滑,以及歐元地區5年來2次經濟衰退,以致從義大利的埃尼集團 (Eni SpA IT-ENI)到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 Plc NL-RDSA)的石油產品利潤都減少。煉油利潤從2008年一桶20美元跌到這個月的7美元。
這項虧損因歐洲煉油廠的組成型態而惡化,大多數的煉油廠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都是為了生產汽油之用,但現在柴油卻占歐洲地區汽車燃料需求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