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法頒佈施行近兩年,相較於國文、歷史、數學、地理等熟悉科目,「環境教育」是個嶄新且陌生的領域,雖無考試壓力,但如何定義其內涵、推廣環保知識,仍教人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若從「環境節日」來認識衍伸的環境議題,或許是個不錯的切入點,例如目前國際間響應最廣泛的環境節日──4/22世界地球日,當天(或者說整個4月),都能看到許多愛地球的創意行動。透過各地慶祝節日的活動,非常適合進一步闡述背後蘊含的理念。而今年地球日的主題為「氣候變遷的面貌」(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全球必須共同努力,從改變自身行為做起,才可能解決這休戚與共的問題。
然而。該如何向小朋友/學生解釋這個龐大的議題呢?目前已有不少線上資源利用「遊戲」,試圖讓學習過程更活潑、具吸引力。
非做回收不可的小麥可
例如在迪士尼(Disney)旗下的網站趣玩學園(FunSchool.com),提供許多不同主題的免費線上小遊戲,讓家長、老師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中學」!其中為了地球日特別規劃的專題,除了互動遊戲,還有益智問答、動手做等題材可供搭配。
像是其中一款「麥可,麥可,回收非做不可!」(Michael, Michael, GO RECYCLE!)小遊戲,玩家扮演小麥可,蒐集散落在迷宮中的垃圾後,依照分類,丟進相配的垃圾桶。而迷宮中藏著一些到處亂丟垃圾的人,小麥可必須碰觸他們,才能阻止其沒有公德心的行為。遊戲的關鍵在於,若能在開始撿垃圾前,先找到這些製造垃圾的人,就能減少他們製造髒亂的機會!透過遊戲,可以讓玩家知道,除了從自身做好回收工作,也要推己及人,污染者越少、關心者越多,則整體環境才能向上提昇。
聰明跑腿,降低碳足跡的小艾迪
而加拿大地球日(Earth Day Canada)也為孩子/學生設立環教網站:Eco Kids,網站首頁即以學童/教師角色區隔作為分眾入口,教師專區需申請帳號登入,學生專區則不需要。點進去後,會看到遊戲與活動、課業小幫手、環境小記者、環境大聲公等主題,而點進遊戲區可看到八大環境議題類別,包括野生動物、氣候變遷、能源、水資源、廢棄物、土地利用、原住民及與加拿大地緣關係相近的北方極區。
遊戲皆依照適用年齡層劃分,解說指示也很清楚,質感相當不錯。例如在氣候變遷主題中的「跑腿艾迪」(Errand Run),便是以交通方式與溫室氣體排放量息息相關為主軸,玩家只要以友善環境的思維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便能避免無意識地製造污染,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玩家扮演小艾迪,執行幫媽媽跑腿的任務,首先必須依照距離遠近,聰明地安排跑腿路線,再來是選擇使用的交通方式,不同方式所耗費的時間、對健康及環境的友善程度數值也不同。設定好後,就開始跑腿囉!過程中,小艾迪會面臨隨機考題,測試玩家對於氣候變遷的常識,並立即提供環境現況做為解答。完成整個任務後,會有評審們針對各項表現打分數,玩家可以了解自己在哪個部分表現最強,哪個部分又最需加強。
手指滑滑滑,冰山冰原全融化
最後介紹的是一款需付費的App:氣候變遷的時光畫筆(Painting With Time: Climate Change),由紅丘工作室( Red Hill Studios )設計,並與氣候科學專家及長期以攝影及文字紀錄氣候變遷現象的Gary Braasch合作,讓玩家能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清楚看見隨著時間變化,地球是如何越變越熱。
在App中提供17款場景地點供選擇,只要用手指滑過,就能體驗冰川嚴重後退;逐漸上升的氣溫導致全球旱澇災不斷,並影響大自然的生態時鐘,例如植物開花期和蚊蟲的繁殖期等。不過可惜的是,目前此App僅提供iOS版本,使用Android系統的玩家就沒辦法嘗試囉!
遊戲當媒介,課程設計才是關鍵
本次筆者介紹的資源都是國外網站,語言上非中文介面,讀者可能需要花點時間解讀。幸而這些遊戲的設計都還算簡明易懂,多點多按幾次也就能夠知道怎麼玩了。
不過不論遊戲多麼生動有趣,終究只是引起孩子/學生學習動機的媒介,深入的環境教育內涵還是必須透過老師的課程設計和解說,才能進一步將守護環境的素養深植於孩子/學生心中。
下次,我們再來看看有哪些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遊戲吧!(當然,會盡量找中文版的)。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