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掌伯可以跟您合照嗎?」「請問您是甚麼時候開始曬鹽的?」眾多學員圍繞著資深曬鹽達人萬掌伯,像小粉絲一樣提出各種要求和疑問。走出來了,學員從家中餐桌走到布袋鹽田,赤腳踏著餐餐品嘗的同一種鹹味;連接起來了,人與人的關係連接起來,看著老鹽工黝黑皮膚駝著背,扛起布袋百年風華。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舉辦的第八屆編採營,第二場移師到嘉義布袋洲南鹽場,3~5日舉行三天兩夜的公民記者培訓營隊,除了教導學員新聞採訪編輯技巧,更帶著學員實地探訪鹽場與居民,聆聽在地聲音,寫出心中感動。
「你覺得台灣適合發展鹽業嗎?」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為學員介紹布袋鹽業時,率先拋出一個大哉問。「其實台灣氣候條件相對而言不適合曬鹽,若與台鹽投資的澳洲西部鹽場相比,台灣雨季長,蒸發量較小,」蔡炅樵進一步解釋。
然而台灣鹽業卻持續超過300年,追尋其發展進程,彷彿是台灣過往凝結而成的歷史結晶。
鹽是台灣的歷史結晶
據《台灣。鹽》這本介紹台灣鹽業的專書所述,台灣先民早在荷蘭統治時期就已經開始曬鹽,只是技術不純熟,因此鹽味道苦澀且雜質多。進入鄭成功治台時期,清廷為斷其生路,於是經濟封鎖台灣,鄭氏政權決定改善曬鹽方式,力求自給自足。
到清朝統治時期,政府正式將鹽業專賣,官鹽壟斷市場,並嚴查私鹽。日治時期,因為台灣曬鹽的氣候條件優於日本,加上當時日本工業急速發展,亟需工業用鹽,於是日本政府大力發展台灣鹽業增闢鹽田,並鼓勵民間投資。國民政府來台,至九零年代之前,因政府鼓勵國內工業發展,連帶台灣鹽業持續發展。
布袋的百年鹽業風光
而自清朝至國民政府發展鹽業過程,布袋鹽田具有其歷史地位。清朝時期,布袋洲南鹽場首度跳脫僅有結晶池和小蒸發池的「泉州式」鹽田,增設了大蒸發池和鹵缸,此舉不僅奠定布袋鹽田的百年基業,更成為台灣瓦盤鹽田的標準模式。
日治時期,布袋鹽田是台灣首次有日本企業家投資台灣鹽業,此後週邊更有漢人集資開闢鹽田,只是日本對華戰爭期間調整鹽業政策,收買併購民間鹽田,從此台灣人失去鹽田所有權,成為曬鹽的勞動者。
戰後,國民政府時期,時值布袋鹽田的「白金歲月」,場區跨越東石、布袋,義竹等三個鄉鎮,從業人員高達兩千人。「這產業之大,不僅侷限在鹽田的直接從業人口,更包括運輸、機械等相關勞動產業,我小時候2個三合院住6、7戶人家,幾乎每家跟鹽業有關,」布袋子弟蔡炅樵表示。
吹起鹽業的熄燈號
然而在台灣風光百年的傳統鹽業,就像台灣其他傳統產業一樣,在貿易全球化的巨變下,吹起熄燈號。「2000年代,台灣工資提高,加上全世界貿易進展,國際鹽價遠低於台灣鹽價,於是台灣從國外進口鹽,」蔡炅樵表示。1996年,台鹽與澳洲Dampier公司合資成立鹽業公司,確保海外鹽源,2001年布袋鹽田走入歷史,2002年台灣加入WTO,同年台鹽全面關閉鹽場。
「布袋鹽場關場後,有一種說不上的焦慮感。人們都很害怕失去,尤其在生命中有一種東西被拿走,所產生的焦慮感,」蔡炅樵回憶當時的感覺。
說不出的焦慮 化作12年的動力
於是,2002年蔡炅樵出任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次年主持「台灣鹽業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與研究」計畫,進行口述歷史蒐集。民國94年,製作《新鹽論:布袋鹽場首部曲》及《轉動海水的生命》兩部紀錄片,同獲優良政府出版品。然而,就如蔡炅樵撰文所言,「無法僅滿足於對過去榮光歲月的感傷懷舊與追尋。」
2008年5月,在傳統拜鹽田的儀式過後,布袋嘴文化協會開始重新整建布袋鹽田,經過6年的努力,找回的不僅僅是居民的故鄉記憶,更創造出過客的驚奇與感動。(系列報導1/2)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