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台灣鮭魚危機四伏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家公園

回顧過去,台灣鮭魚危機四伏

2006年05月31日
作者:黃瀚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灣櫻花鈎吻鮭,舊稱櫻花鈎吻鮭,簡稱台灣鮭魚。台灣鮭魚的發現,就和牠的重要性與保育過程一樣獨特。

颱風造成七家灣溪暴漲﹝圖片引自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在過去的數百年歲月中,台灣鮭魚一直是泰雅族人桌上

珍饈,被稱為本邦(bunban)。1917年,台灣總督府技手青木赳雄,正在宜蘭調查台灣淡水魚,聽說大甲溪上游比亞南鞍部(今日思源埡口)附近的撒拉矛社(今日梨山附近),有類似日本的鱒魚,便託請友人收集標本,最後收到一尾鹽醃鮭魚。他立刻發表型態描述等資料,並向在美國研究的大島正滿報告。由於學界認為,台灣不可能發現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鮭魚,這尾標本還一度被懷疑是掉落的日本補給品。直到隔年,大島正滿來到台灣,親自檢視標本、繪製魚圖,寄給美國的魚類學博士喬丹,才發表了這個震驚學術界的發現,也讓全世界認識台灣鮭魚。研究指出台灣鮭魚是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是歷史的活見證。曾有國外學者表示:「台灣鮭魚的學術地位,可與『腔鰭魚』並列」。

日治時代,台灣鮭魚被公告為「天然紀念物」,並設置保護區,進入國民政府時代,台灣鮭魚歷經一段保育空白期。70年代以後,政府開始進行研究,並展開保育工作。台灣鮭魚近年甚至躍上新版2000元鈔票,其重要性與代表性可見一斑。

2004年7、8月,敏督立與艾利颱風陸續侵襲台灣;2005年,則有海棠、馬莎颱風報到,多數人因為颱風得到假期。但對武陵的台灣鮭魚復育人員而言,這卻是格外心痛的日子,長年付出的辛苦,幾乎付諸流水;對台灣鮭魚來說,更是經歷一場生死攸關的自然考驗。由於七家灣溪水暴漲,種魚場遭沖毀,沖走復育池中數百條台灣鮭魚,混濁的溪水與過高的水溫,導致對環境挑剔的牠們陸續死亡,數量從2003年的3000多尾銳減一半,又掉到500尾,幾乎絕種。

台灣鮭魚面臨的窘境不僅如此。自然因素除了颱風帶來的棲地破壞,還有隨著溫室效應逐年上升的水溫,而水溫是決定台灣鮭魚族群分佈、延續與否的重要因素。人為威脅包括攔砂壩分割河段,若不計算副壩與破壩,七家灣溪與支流高山溪的攔沙壩,曾高達10座,造成台灣鮭魚無法隨季節遷徙至適合棲地、若遭豪雨沖刷無法洄游、近親交配等現象。此外,武陵農場大量種植高冷蔬菜,使用的農藥、肥料污染水源;林務局早年於七家灣溪兩側多種植台灣二葉松,針葉植物不易落葉、腐化,水中浮游生物減少,造成台灣鮭魚食物短缺。

台灣鮭魚的未來看來悲觀,但值得慶幸的是,有一群人數十年來仍持續於不同領域進行保育工作,搶救已遭破壞的環境,期望某一天,台灣鮭魚又可以如同千百年以來,優遊溪中。(待續)

【下期預告】改變現狀,預約台灣鮭魚的明天

本文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