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登革熱病毒的傳播已經進入緊急狀態,政府機關和科學家正在尋找長期永續的解決方案,試圖解決這個因氣候變遷而惡化的公共衛生議題。
2013年1~7月,拉丁美洲共通報近140萬登革熱病例,2013年成為名副其實的登革熱高峰年。8月12至23日於古巴首都舉辦的第13屆國際登革熱防治課程中,負責傳染病控制和預防業務的Luis Castellanos表示,「2012年總共有170萬登革熱病例,我們還不知道今年是否會更多。」
登革熱是經蚊子傳播的病毒感染疾病,症狀類似流感,可能發展成更嚴重、具致死性的出血性登革熱。Castellanos指出,登革熱又稱為「斷骨熱」,因為部分患者會出現肌肉和關節疼痛的症狀,常見於基礎建設缺乏和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在100多個國家,每年共有5000萬至1億的登革熱病例。登革熱已經超越瘧疾,成為開發中拉美地區最普遍的病媒傳染病。
古巴昆蟲學家、Pedro Kouri熱帶醫學研究所傳染病防治部門主任Juan Bisset針對登革熱病媒埃及斑蚊所做的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可能是助長登革熱疫情的原因之一。Bisset說,氣候變遷導致溫度上升,加速了埃及斑蚊的繁殖週期,也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其他專家也警告,埃及斑蚊開始在歐洲出現,2009年出現在南法,近期則現身葡萄牙。
埃及斑蚊從非洲往外傳播到所有熱帶地區,並且已經在加勒比海地區存在超過350年。埃及斑蚊喜歡在相對乾淨、平靜的水域繁殖,如沒加蓋的水桶和廢輪胎。在古巴,八月、九月到十月間由於天氣高溫多雨,是埃及斑蚊最猖獗的時候。每年古巴政府定期逐戶噴灑殺蟲劑。古巴官方指出,社區在防治登革熱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蚊子往往在家中或庭院內繁殖。
「古巴1987年的病媒指數(每100個家庭偵測到的病媒數量)是0.01,現在是0.3。」Bisset說,目前各界努力將指數控制在0.5以下,若超過0.5,登革熱將加速傳播。1981年登革熱疫情大爆發後,古巴成立了根除病媒蚊防治計畫。當時古巴境內有超過400,000個病例,其中10,000例是嚴重的出血性登革熱,總計造成158人死亡,包括101名孩童。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該次疫情爆發總共花費了1億300萬美元。
「登革熱爆發顯示控制蚊子的措施有缺失。」Bisset指出,防治登革熱的基本之道,如大多數國家所實行的,應從病理學角度切入,而不僅僅是對抗埃及斑蚊。依此原則,Bisset提出了控制大範圍疫情的完整策略。
在國際登革熱防治課程上,古巴宣布登革熱疫苗的開發已進入對鼠和猴子進行臨床前研究的最終階段,接下來將會以人體進行臨床研究。在科學家開發出疫苗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病媒蚊數量。
拉美地區登革熱病例數最多的國家巴西已經於8月17日同意進行登革熱疫苗人體實驗。該疫苗由巴西官方Butantan研究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耗費八年時間共同開發。臨床實驗結果將於2015年出爐。
WHO並建議提高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造成危脅的危機意識;確保將公共衛生列入氣候變遷的議程中;並協助各國建立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公衛問題之能力。
【參考資料】
- IPS(2013年8月22日),Higher Temperatures, More Den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