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裝置藝術節(四):草原的生命刻度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藝術

關渡自然裝置藝術節(四):草原的生命刻度

2006年06月14日
作者:關渡自然公園

一只絲襪、一把泥土、一撮種子,能玩出什麼藝術?

Pamela在500隻絲襪中一一放入泥土、黑麥草籽,做成500科草球,裝置在關渡自然公園的入園廣場、老水閘門、花圃邊緣以及大石上,在雨水、露水的滋潤下,黑麥草陸續蒙發,翠綠的嫩芽為冰冷的建築物帶來欣欣向榮的氣氛,多變的擺放方式也軟化了建築物僵化的線條。不僅概念簡單、作法簡單,卻能達到提高人們親近、參與的目的,更能輕易的走入家庭、社區,以自然素材的點綴,創造人為物件更高的魅力與價值。

軟化建築物僵化的線條Pamela抵達台北的那一晚,隨即以臭豆腐及豬血糕展開他的台灣行,隨後又因為他們作品簡單易作,吸引許多社區媽媽成為他的助手,一邊閒聊搓草球,儼然一副60年代「家庭即工廠」的場景。這群上了年紀的助手更成了Pamela最得力的地陪,舉凡北投大眾池溫泉、關渡宮的廟宇文化都可以看到Pamela與婆婆媽媽的足跡。而社區媽媽的投入,更能顯見Pamela的作品平易近人、走入一般家庭。不知道社區媽媽家中的草球長的如何? 

藝術家自述

作品名稱:草原的生命刻度

作者:Pamela Ayres(美國)

媒材:土壤、種子、尼龍線

Palema製作各種不同的「球」自然素材的發掘受到季節和地域環境的影響。我在不同的時節、地點,使用在戶外收集的各種種子、果殼、石頭、爛泥、細沙、雪或水,以不同的組成、比例製作成各種「球」,而不同元素組成的「球」隨著時間展現出不同的變化。除了天候及時間的因素影響「球」的展現之外,作品的面貌也隨著觀察者的角度而有所不同:泥球會長草、沙球隨風飄散最後回歸大地、雪球及冰球最終融化化為泡沫。

當我將「球」的創作帶入一個特定的環境時,也同時引導我將當地自然的韻律與我的作品結合,並將我創意的初衷傳達出去。

由於本作品的規模不大、非常容易親近,需要的材料、製作的程序也不複雜,可以提升人們參與或接近的程度。根據我的觀察,民眾都相當樂於接觸這項創作,並且願意在展期中,隨時參與、觀察本作品隨著時序的變化。期待我的創作,能為這個環境、社區、城市創造出更多的魅力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