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盟:斷然處置未成熟 馬總統「摧毀說」貽笑大方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綠盟:斷然處置未成熟 馬總統「摧毀說」貽笑大方

2013年11月28日
作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斷然處置文宣,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馬英九總統11/26下午說:「台灣特別建立了一套機組斷然處置措施,在真正危機已經接近失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這個電廠整個摧毀,避免輻射外洩。」馬總統說的「把這個電廠整個摧毀」,引起社會大眾一陣訕笑,但指的其實就是「斷然處置措施」,至於他為何講出這麼偏離常識的話,可能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台電蓄意對上欺騙,二是馬英九也裝笨讓台電欺騙,上下交相賊;第三是原能會的顢頇和失職。

台電斷然處置根本還未經原能會審查通過

大多數民眾並不知道,這個被台電到處吹捧的「斷然處置措施」根本還未通過原能會的審查,但原能會作為國家核能安全管制機關,卻任憑馬總統拿來大肆兜售。面對元首這麼赤裸的破壞核安監管體制,身為核能管制機關的原能會卻不置一詞。

事實上,許多核工專業者都知道,斷然處置措施根本不是什麼台電獨門的發現,它其實是國際核工學界早已討論很久的「蓄意洩壓與注水」應變措施,簡單說,就是要在事故發生時,搶在爐心熔毀之前,將爐內的蒸汽洩出,讓冷卻水注入避免爐心熔毀。

這個設計原初的立意雖好,但操作上其實還存有許多的爭議,特別是洩壓與注水的時機和速度如果在條件判讀失準下處理失當,更可能提前引發氫爆,也就是福島事故中你所看到的爆炸。因此,因為事故現場的反應爐內的狀況難以完全掌握,國際上大多把這個做法當作最後「賭賭看」、「試試看」的手段之一而已。

如果我們從福島事故來看,更可以發現,當意外事故發生時,掌握爐心的狀況跟條件的難度相當高,就算有儀器顯示,運轉人員可能也很難確定儀器是否正常運作,顯示的數據還能不能反映真實,在這種狀況下,要怎麼判斷是可以操作蓄意洩壓與灌水的時機?如果提前造成氫爆怎麼辦?

斷然處置若操作失當,將提前引發氫爆

不過,台電根本不理會這麼多年來核工學界的擔憂,徑自把這個做法當作核安的「王牌保證」,不但保證斷然處置成功,也保證絕不會讓輻射外洩,也因為如此自我感覺良好的「保證」,台電更藉此迴避大規模核能意外避難措施之不可能與人口密集的問題,甚至連擔憂台灣地震風險都不用了,「反正我們有斷然處置,輻射絕不會外洩!」

而原能會知不知道這種說法的荒謬呢?當然知道,但總統、行政院長都已經自信地對外國人誇耀這個「超英趕美、匠心獨具」的工程設計了,大家還能說什麼嗎?

附檔中的這份文宣,信誓旦旦說一定「使命必達」,這已經涉及廣告不實了,在十月底討論斷然處置的公聽會中,不管擁核反核的人都有共識,這份宣傳根本過度誇大,扭曲資訊,會議中有人要求台電應自己銷毀這份文宣,但台電還是不願意,因為臉皮厚的人最大,更別提這個謊言還有總統作後盾了。

今年月曾參與過歐洲核電廠壓力測試的國際獨立核安專家Oda Becker女士,以及受原能會邀請的歐盟壓力測試專家小組接續訪台,對於台電自豪的斷然處置措施都提出不少缺點和批評,我們也將這些意見附在下方(Oda Becker女士關於斷然處置的專訪影片):

1. 大幅低估意外事件發生後,人力與移動式設備調動所受到的影響

依據評估,當反應爐內冷卻水源流失96分鐘後,核燃料將開始熔毀。而台電在目前規劃上,根本未能考慮地震或海嘯後對人員移動上的影響,因此無法保證能在一個小時內啟動斷然處理措施,以避免後續核災的發生。如「台灣核能電廠壓力測試之歐盟同行審查報告」中,就直接質疑目前規劃中根本未考慮地震或海嘯發生後,道路/橋樑若斷裂阻礙通行時,對人力調度上的影響。

此外斷然處置措施亦在很大程度上仰賴外部支援與使用移動式設備,如移動式電源車、消防車等。但同樣於歐盟同行審查報告中,則指出這般大量仰賴移動式設備的設計並不適當,應該考慮將某些移動式設備改為固定設置之替代方案。

2. 不切實際的注水系統設計

依據台電規劃,注水量需達442.2 噸/小時。然而其雖設有容量可達48000噸的生水池,號稱可連續注水達到86個小時,但卻未評估若生水池亦毀損,導致生水系統無法運作時,其需由何處取得如此大量的水源。如原能會委員清大薛燕婉教授於原子能委員會 102 年第 3 次委員會議就指出「若地震發生造成注水管路中斷時,應確保有其它可提供注水之路徑」此疑慮,而歐盟同行審查報告也指出生水池與連接管線現有耐震能力不足,應儘速提升。

3. 無法防堵高劑量輻射廢水外洩

發生事故的反應爐,即便進行斷然處置避免爐心熔毀,也依舊會產生大量受汙染的輻射廢水,福島事故顯示,在事故後處理大量受污染的水將是一大挑戰。目前台電提出的防止輻射廢水措施上,其提出的最大廢液儲存空間最多達 17,968 立方公尺,容量相當有限,將導致大量的高劑量輻射廢水外洩,但原能會與台電絲毫未意識到此問題。歐盟同行審查報告也同樣指出此項缺陷,並明文建議應發展抑低輻射汙水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