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果實,愛自然?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撿果實,愛自然?

2013年12月12日
作者:翎昀

青剛櫟是低海拔常見的殼斗科。圖片來源:翎昀

當天氣漸漸轉涼,喜歡親近大自然的人彷彿聽到森林在呼喚,預告著樹葉即將變色,果實也漸漸成熟。森林有著無形的療癒力量,無論我們工作再忙、生活有再多煩心的事,只要抽空進到森林中,便覺得舒暢許多。

11月的一個週末,筆者到中部的郊山走走,想要舒展筋骨,同時撿拾殼斗科的果實。行前事先做了功課,瞭解了一些殼斗科樹種分佈的大概位置,到了那些地點,卻發現每棵樹無論枝頭上或樹蔭下都看不到果實的蹤跡,只在落葉堆中找到寥寥幾顆果實。

「這太不尋常了!」帶著烏雲罩頂般的疑惑,來到蓮華池研究中心。憑著幾年前巧遇落果的印象先走了一圈,仍然兩手空空。把滿腦子的不解告訴在蓮華池工作的朋友,他告訴筆者,今年來撿(剪)果實的民眾爆增,他們不單單在地上撿,還有不少人拿著高枝剪直接把樹上的果實剪下來。心中突然冒出「蝗蟲過境」這個成語,伴著一絲絲的憂傷。失落的不是空手而回,而是察覺到一種生態浩劫正在發生。又突然想起臺灣最近流行著製作乾燥花圈的課程,這些事情之間似乎有一些關聯。

十多年前從東歐小心翼翼捧回一個乾燥花圈,當時在臺灣還很少見,近幾年發現臺灣的乾燥花圈課程有如雨後春筍,各地一個接著一個開設,一次課程包含材料的價錢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對進口花材的依賴也漸漸轉向以本土果實為主。這些老師來自各種背景,或許有美學的素養,卻少有生態的養成,更遑論把保育的觀念傳遞給學生。

黃杞的翅果也很漂亮人們常常不自覺自己對大自然的掠奪,以為伐木、打獵才是破壞生態,而把花果帶回家是一種「愛自然」的表現。其實過度的拿取也是一種對自然的傷害。植物的開花結果不是為了向人們展現它的美麗與可愛,而是為了傳宗接代,提供森林裡的動物需要的食物,也進入土壤中發芽成為小苗,再茁壯成為大樹。若是人們把樹上、把地上的果實搜括一空,不留一點給動植物,便會漸漸造成生態的失衡。

「一窩蜂」是一種臺灣的「文化」,但願乾燥花圈的熱潮也只是一窩蜂,能夠儘快退燒,讓臺灣森林安然度過這場浩劫。更希望的是生態保育的觀念能更普及、從小扎根,讓非生物背景的民眾都能學會如何「愛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