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基改玉米菲律賓經驗慘痛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種基改玉米菲律賓經驗慘痛

2012年06月16日
GMO面面觀2012年6月16日報導

由菲律賓農民與科學家聯合組成的民間團體MASIPAG表示,他們擔心菲律賓政府核准種植基改茄子之後,茄農會步上玉米農的悽慘後塵。MASIPAG與IBON基金會合作探討菲國種植基改玉米十年後的社會經濟影響,初步的結果顯示小農採用基改玉米後,因為生產成本的提高反而增加其負債。根據菲國植物產業局的統計,目前種植的玉米大多是「抗蟲又耐除草劑」的最尖端雙抗基改品種。植產局與其生物科技顧問最近還表示農民因為種基改玉米而得到好處。MASIPAG認為這樣的說法太過荒繆,去問真正的玉米農,他們會說種基改玉米很糟糕。根據MASIPAG的研究,種基改玉米得到好處的是農藥化肥與收購玉米的經銷商、借款給農民的金融機構、以及賣基改種子的跨國大財團。賣基改種子的公司告訴農民,種抗除草劑基改玉米,可以用除草劑來除草。結果農民花更多的錢去買草藥。基改玉米可以對抗螟蟲,但經過十年,浮塵子(葉蟬)卻成了主要害蟲,還要噴更多的殺蟲劑。這些農藥讓農地不長雜草,土壤容易沖刷而使得土中肥力降低,需要買更多的肥料。整體而言導致玉米農向銀行預借更多的錢,其利息又高達5% 到 10%。玉米收成後又需要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榖商,有些玉米農無法還債,到最後只好把農地讓給銀行。因此農民間流傳一個笑話,每到收穫季節,玉米農民就會講英文,不過只說出兩個單字:failure(失收)以及overdraft(透支)。MASIPAG建議政府揚棄過時的化學農業與基改農業,轉而支持農民根據農業生物多樣性、農業生態學來得到充足糧食以及糧食的自主。

訊息來源

※ 本文轉載自GMO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