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能會完成核三廠除役審查、歐陸空污致每年破千未成年人早死、菲國允許取消實體課抗熱浪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原能會完成核三廠除役審查、歐陸空污致每年破千未成年人早死、菲國允許取消實體課抗熱浪

2023年04月24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4月24日

原能會完成核三廠除役審查 待環評通過核發除役許可

原能會24日表示,已完成核三廠除役計畫審查作業,後續待台電公司提出環保署認可的環境影響評估及相關資料,經原能會確認符合核管法第23條規定,即會依法辦理核發核三廠除役許可。(中央社報導

環署2024年擬9億經費協處地方升級環保設施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環委員會24日邀請行政院環保署報告「強化家戶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管理因應作為」並備質詢,環保署表示,去(2022)年全國家戶垃圾產生量約1124萬公噸,今(2023)年起至2028年執行多元化垃圾處理第二期計畫,預計明年經費約新台幣9億元,協助地方辦理處理廠升級整備、環保設施效能提升。(中央社報導

空污、塑化劑惹病上身 國衛院攜手11家醫院「環境健康監測」

環境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從空氣污染、土壤水分、食品安全,乃至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都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國家衛生研究院24日宣布與國內北中南11家醫療院所合作,成立「台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展開長期性的人體監測調查,建構台灣環境健康監測網絡。(工商時報報導

山老鼠偷松木河床鋸開運送 警獲報逮人

保七總隊第五大隊24日上午指出,4月份接獲民眾報案,台中市和平區東卯溪溪床有嫌犯盜取長度約有15公尺、散發香味的木頭,再以貨車將竊得的貴重林木外運,保七總隊第五大隊立刻出動逮人,查獲林姓嫌犯及載運贓木車輛,並循線起獲被竊取台灣針葉二級木松木。(自由時報報導

環保署擬加強管制VOCs 環團提刪除例外規定、管制開蓋

高雄市是重工業城市,揮發性有機物(VOCs)年排放量占全國總量一成二,環保署修訂「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南下高雄開研商會議,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大社環境守護聯盟肯定環保署推動修法,但改革幅度與民間期待還有距離,要求刪除例外規定核可條款、儲槽等開蓋不分空污季節均應管制,並強化巡查頻率、政府整合公開資訊等訴求。(自由時報報導


歐洲環保署:空污每年導致1200名未成年人早死

歐洲環保署(EEA)24日發布報告表示,空氣污染每年導致歐洲1200多名18歲以下民眾過早死亡,同時也增加日後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但這份報告並未包括俄羅斯、烏克蘭與英國等主要工業國家,這代表歐陸總體死亡人數可能更高。此外,根據歐洲環保署今天公布的數據,2021年97%的城市人口暴露在不符世衛組織建議的空氣品質之中。(中央社報導

65萬根菸屁股堆成山 氣候人士籲重視菸蒂污染

環保人士24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中心將65萬根菸蒂堆成一座小山,希望喚起人們對長期被忽略的菸蒂污染問題的關注。主辦這場活動的德國氣候人士諾艾(Andreas Noe)表示:「我們呼籲葡萄牙的每個人都能參與這項社區計畫,提高對塑膠污染的關注,因為許多人並不曉得菸蒂中也藏有塑膠。」他表示對抗廢棄物、海洋污染以及最終的氣候危機,一根小小的菸蒂就是「人們如何展開行動的最佳範例」。(中央社報導

減排承諾淪口號? 綠色和平:中國今年燃煤電廠飆增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24日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批准的煤發電廠大幅增加,優先把能源供應置於減少化石燃料排放的承諾之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而要讓全球氣溫上升幅度遠低於2℃,中國的排放承諾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綠色和平說,2023年前3個月,急需能源省分的地方政府批准了至少20.45GW的燃煤發電廠,是去年同期8.63GW的1倍以上。(央廣報導

熱浪席捲東南亞 菲律賓允許學校取消實體課

《菲律賓每日詢問報》(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報導,菲律賓教職員聯盟對於學校在熱浪來襲期間,學校應對高溫天氣的設備有限表達憂慮。菲律賓教育局發言人22日回應,學校校長已接獲提醒,如果天氣真的太熱,影響到學生和教職人員的健康,學校有權力和責任宣布取消實體課,轉為其他方式教學。不過當地有議員認為,學校只是停課的做法治標不治本,建議政府恢復舊的上課日期,重新讓學生在4月到5月享有暑假,以避開酷熱天氣。(中國時報報導

研究:媒體報導氣候變遷強調特定威脅 恐致民眾忽視問題

《法新社》報導,洛桑大學(University of Lausanne)地球科學和心理學研究人員小組在「全球環境變遷」(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發表研究指出,多數關於氣候危機的報導著眼廣泛的長期預測,以及如冰川融化和北極熊消失等範圍狹窄的威脅上,這種取向可能導致「民眾產生疏遠反應」。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已知大規模威脅會造成恐慌,民眾看到強調氣候變遷特定元素的純敘述性文章,會傾向忽視問題。(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