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變堆肥 歐!這個廁所不一樣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便便變堆肥 歐!這個廁所不一樣

2014年01月19日
作者:敏芝

※編按:作者來自香港,目前正在歐洲遊歷,希望透過親身經驗和文字,讓更多人知道瞭解友善環境的廁所形式,對於廁所有更寬廣的想像。

我在歐洲打工換宿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他是在法國南部的Mark。他在法國推動「堆肥廁所」及堆肥的概念,亦獲得法國French Environment and Energy Management Agency的專業認可,肯定他有相當的資格傳授及設立堆肥系統。除了法國,他更曾去到秘魯、阿根廷及摩洛哥等國家傳授堆肥系統。他建立的公司出租流動環保廁所,在不同的大型活動,例如嘉年華會或大型會議等使用。

什麼是「堆肥廁所」?

「堆肥廁所」,就是除了沖水馬桶以外,另一種處理「屎尿」的方法,而因為這方法不需用水,所以也名「旱廁」。我直接說「屎尿」,而不用比較文雅的說法,反正你明我明大家都明白,文雅極也是屎尿。

堆肥廁所旨在把屎尿這些有機物收集後,透過堆肥的程序,轉化成泥土,以供耕作。而且,「堆肥廁所」完全不臭,不單衛生,也很環保,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

「堆肥廁所」的設計

「堆肥廁所」的原理很簡單 – 採用無水設計,以木屑、乾草碎或紙板碎等含碳成份的物料,吸去屎尿的臭味,讓細菌、真菌及微生物等進行分解。換句話說,我們只需在屎尿上鋪上合適的物料,加上適合的濕度,便可避免惡臭。

做法很簡單,我們每次如廁後在廁所中鋪上一層乾的含碳物料再蓋好廁板。最後只要將鋪好碳物料的屎尿存到一個地方讓其分解一段時間便可。

Ecolette 出租的流動環保廁所。圖片提供:敏芝。乾的含碳物料,每次如廁後鋪上薄薄的一層便可有效隔絕臭味。圖片提供:敏芝。

「堆肥廁所」的好處

這種方法不但可將屎尿轉化成高質素的泥土,分解過程中亦可清除當中的毒素及病菌。因為分解過程中會釋放溫度可高達攝氏70度之熱能,可有效清除屎尿中有害的病菌及病毒,例如大腸桿菌(E. coli)、沙門氏菌(Salmonella)等。而引生的微生物及真菌等也可消化累積在食物鏈中的激素、重金屬及荷爾蒙等。所以分解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上圖是兩種不同的營養轉化流程,左圖為理想的循環,營養先是儲存在植物中,成為食物後,經由人類消化並成為排泄物,但消化過程不可抽取所有養份,餘下的養份在堆肥後可化為泥土,生生不息地在地球循環;而右圖則相反,沖水馬桶的方法並不可把養份留在食物鍊中,只將一切丟到海洋,並沒有提供適合的條件讓微生物進行分解。更重要的是,這方法並不能清除食物鏈中累積的毒素,最後我們在吃海鮮時便吸收這些毒素。毒素一直在食物鏈中累積,只會是惡性循環。

我參與了Mark的生活及理念,時時都不明白是怎樣的動力讓他可以對世人都厭惡的屎尿如此樂此不疲,如此盡其半生之力來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原因盡在不言中,我不敢問自己能否有這份勇氣,只能帶著深深的敬意,盡我綿力幫助他,也把他所堅持的Compost toilet用中文寫出來,讓大家也知道他在地球一角落,很快樂地堆肥。

經過兩年的分解後的堆肥物已成為濕潤的深啡色泥土。圖片提供:敏芝

香港沒有這樣的流動堆肥廁所,也沒有太多人知道什麼是堆肥,而我真的深深相信,分享「堆肥廁所」的概念是十分有意義和值得的!

堆肥的重要概念在於重新審視「垃圾」的定義, 我們很習慣把用完的東西直接丟棄,然而很多「垃圾」其實仍很有價值,只要有適當的處理,它們仍然有用處。相同的概念放在廚餘、廢紙、膠樽、玻璃樽及鋁罐等也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