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Q&A】(54)IPCC的報告是否萬無一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氣候變遷Q&A】(54)IPCC的報告是否萬無一失?

2014年02月12日
本報2014年2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賴慧玲編譯,林可麗審校

每隔5到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便會發布一份詳盡且深具影響力的報告,概述氣候變遷科學的研究現況。

因為2007年第4次評估報告(Fourth Assessment Report,簡稱為AR4)中的「影響、適應性與脆弱性」(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部分出現了兩項錯誤,並公眾廣為流傳、放大檢視報告的精確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 (IPCC) 主席帕卓里 (Rajendra Pachauri) 。(圖:Zero Emission Resource Organisation)

錯誤之一是宣稱喜馬拉雅冰川可能在2035年前消失,比公認的科學數據提前了數百年。另一個則是錯植荷蘭土地低於海平面的比例。

IPCC承認了這兩項錯誤,並在聲明稿與勘誤表中更正。部分與主流的全球暖化科學意見相左的評論家,將這些錯誤視為氣候科學水準低落的證據。對此,IPCC資深成員反駁,在一份超過1000位作者、將近3000頁的報告中,出現些微錯誤是無可避免的。

這場風波也催生了許多檢視IPCC報告的評論。其中包括由全球科學研究機構聯合組成的國際科學院理事會(InterAcademy Council,簡稱IAC)所做的報告。這份評論肯定 IPCC評估過程上的整體表現,但仍提出一系列從管理到溝通上的建議,以強化IPCC往後執行權威評估的能力。

事後IPCC也做出回應,推行了許多變革。對此,IAC在2011年5月發表聲明,表示「樂見多項建議受到採納」。

對於冰川謬誤事件的論辯,多集中在「灰色」文獻(grey literature)的採納。所謂的灰色文獻,指的是未經正式同儕審查過的證據。經追溯,2035年冰川消融的論述出自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報告,而這份報告則是引用刊登在通俗雜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中的一位冰川學家的訪談。事後,IPCC主席為使用國際機構的報告等灰色文獻辯護,但也同意這些文獻必須經過仔細的檢驗,避免以訛傳訛。

根據報告勘誤表,AR4第一部分是在處理人為氣候變遷的既存狀況,較少使用灰色文獻,並且截至2012年中尚未被挑出任何重大錯誤。

本文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葛拉瑟姆氣候變遷及化學工程研究所 Simon Buckle 博士和 Paul Fennell 博士與英國衛報共同撰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