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水患 氣候變遷下水資源面臨重大挑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旱災、水患 氣候變遷下水資源面臨重大挑戰

2014年06月10日
「環境報導」2014年6月10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10、11兩日在台中逢甲大學舉辦年度計畫發表會,水利署長楊偉甫在開幕致詞時強調,水利工作是國家重要基礎建設,一步一腳印,不但要與時俱進,還要跟上環境變化。

楊偉甫強調,專家預測到2050,75%人口會集中在都市。當人口集中在都市,如何提供足夠水源、能源、糧食並預防水患,變得愈來愈重要。而水源、能源、糧食三者相互連結,多元化水資源供應,才能保障城市永續發展。

旱災、水患 氣候變遷下水資源重大挑戰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以「環境變遷的挑戰與契機」為題發表演講。他強調,因應氣候變遷必須注重調適手段,許多問題環環相扣,例如濁水溪揚塵問題,環保署研究發現跟上游崩塌面積有很大的關係,未來各部會工作應整合。

8年1160億治水預算結束  流域綜合治水制度架構完成

2006年到2013年,行政院編列8年1160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水利署河川海岸組簡任正工程司莊曜成說明,這個計畫的緣起是2001年納利颱風造成台北、基隆地區淹水,接下來2004年敏督利颱風、2005年海棠颱風等風災都造成大淹水。隨後水利署做一次全面調查,估計易淹水地區約1,150平方公里,多數位於中南部沿海地層下陷區,而且多數是地方管河川。

進一步分析,這些地區之所以淹水,是因為地方政府因財政困難,未編列治水預算,更沒有系統性整治計畫。此外,治水工作分由不同部會管理、且權責不清不易整合,例如河川由水利署管、都市排水由營建署管、農田排水由農委會負責、山坡地水土保持及治山防洪則由農委會水保局、林務局負責。

於是在規畫8年1160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時,將相關部會納在一起。另考慮應達到多少保護標準,尚未達到保護標準的以非工程措施輔助,例如建立淹水潛勢資訊、土石流監視系統、河川警戒、緊急疏散避難等等。

水利設施完成  如何維護管理?

8年預算去年底已結束,水利署分析主要成效包括:過去多數縣市沒有成立水利局,現多數都已成立。流域綜合治水制度已初步建立、全台1150平方公里易淹水地區,已完成最急迫的538平方公里、雨水下水道建設提高到5%實施率。同時改善農田排水及控制土砂量,也推動自主防災社區、防災專屬網頁等。

不過問題也不少。莊曜成表示,中央政府幫地方完成的水利設施,地方政府應善盡維護管理責任,例如抽水站、滯洪池、水路等,否則投入的設施經費就浪費掉。而長期之計,還是要做好國土規畫,例如易淹水的地方、不該有人居住的地方不要居住,但他也強調:「這很困難」。

6年660億後續治水預算  國土規畫才能永續治水

今年立法院再通過6年660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過去8年的成與敗將做為未來6年執行的借鏡。水利署總工程司曹華平表示,過去8年已建置許多治水平台,希望未來6年能再加強,之後治水工作就應回歸地方自制。

目前規畫是,初期由中央執行7成、地方3成。中期調整成中央6成、地方4成,同時希望地方配合編列補助款,末期則希望地方全額自編預算。

另外曹華平強調,過去8年治水雖有成效、但也要盲點。他舉例,地方開發嚴重增加地表逕流,最明顯是道路系統,道路開發後兩邊側溝收集很多水量,未評估排水是否能容納就徑行排放,導致水漫淹出來造成淹水,這就是水利署在後續治水工作中要求地方要做「出流管制」的原因。

另外一個設計是「流量分擔」,中央、地方都要共同分擔流量,對於因開發增加的逕流量,就有責任增加滯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