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 Page 133 | 環境資訊中心

建築

2007-04-21 19:55
為了加強推動環保,達拉斯市政府從2003年起,強制規定凡是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呎的新建物,便需符合LEED等級系統標準。而剛開幕使用的庭柏林圖書館,整棟建築是以環保概念及建材設計施工,使用回收再加工的物料製成的建材,屋頂有隔熱、保溫的功能。 ...
2007-04-17 10:48
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11日首次發表了紐約市歷年溫室氣體盤查結果,並且宣布:紐約市將在2007年5月主辦全世界的城市氣候高峰會。彭博說:「我們必須正視排山倒海而來的科學事實證據,氣候變遷已是千真萬確,我們要思考...
2007-04-16 23:02
從今年開始,廣西將全面實施建築市場准入門檻制度,超過2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築和超過20萬平方米的居住建築社區,將實行建築能耗核准制,如大面積的建築拿不到「節能准生證」,將無法開工。這是日前在南寧舉行的廣西全區建築節能、綠色建築暨重點技術推廣會上...
2007-04-12 10:58
高樓櫛比鱗次的紐約市一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5830萬公噸,佔全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而這些二氧化碳主要是出自全市的95萬建築物。紐約市政府發佈的資料顯示,紐約市建築物排出的二氧化碳佔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9%,遠高於全美的標準。美國各地廢...
2007-04-11 22:33
在中國北方農村,由於受「固守祖宅」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群眾建房建新不棄舊,致使很多村庄變為空心村。邯鄲縣在實施村容整潔工程中發現,有90%以上的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村現象,村內老宅坍塌破敗,垃圾成堆,不僅影響了村容整潔,而且造成了土地資源的...
2007-04-11 10:36
一個活到100歲的人,有90年時間待在建築物裡面,因此有建築專家笑稱,一個建築物好不好,可以用住在裡面的人是否常用到「健保卡」為指標。 所謂「建築物」,是以人工方式建造起來,不屬於自然界原本的產物;當整個地球被視為一個超大有機體,而人類本...
2007-04-05 00:44
南投市內轆地區內新里外轆大排水溝嚴重淤積,每逢天雨常淹水,居民飽受水患之苦。第三河川局副局長林傳茂等人會勘時發現,外轆大排水溝在內新橋以上河段,嚴重淤積,寬25公尺的行水區只剩下五分之一,林傳茂認為淤積嚴重是淹水的主因。大排水溝易淹水的內新...
2007-04-05 00:36
水利局水利工程課長林榮川表示,林內淨水場於2006年3月正式供水,受到水源濁水溪夏季原水濁度高、冬季水量不足影響,兩年來日供水量12萬噸至9.3萬噸,供水區域只達斗六、斗南、古坑、虎尾、土庫、北港、林內。 林內淨水場為解決原水濁度過高問題...
2007-04-03 11:37
編按:人類集體生活發展到現代的極致,已經到了違反永續生態的境地了,然而,回歸原點思考,人的集居之地,也是「生物棲地」,在反思永續發展之路的關口,我們嘗試把生物圈循環不息的概念運用在人類的社區本身。本文介紹德國以人為本的永續社區行動,讓社區能...
2007-04-02 13:09
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推波助瀾之際,科學家們也累積了足夠的證據,證明全球暖化是確實存在的現象;而那些蓄長髮、抽大麻、倡議和平、進行示威抗議的嘻皮所崇尚的環保生活型態也終於獲得認可。 由於綠建築越來越受開發業者接納,今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

頁面

訂閱 RSS - 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