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前瞻
2017-12-28 00:00
由於紀錄片「看見台灣」以空拍揭露亞泥新城山礦場讓太魯閣山頭禿去引發社會關注,2016年5月環保署長李應元一上任,便宣示讓亞泥退出國家公園。再者,近年陸續有萬達、新竹關西復礦、利英、榮豐等爭議礦業環評案。因此,環團與立委在2016年開...
2017-12-28 00:00
2018年元旦兩項攸關民生廢棄物的新制就將上路,分別是擴大限用購物塑膠袋、與美妝品禁用塑膠柔珠。減少塑膠的濫用,不但有利環境,也可望減少垃圾量。不過,從2016年延燒到2017年的縣市垃圾大戰要如何消彌再次發生的可能,面對全台焚化爐...
2017-12-27 00:00
2016年5月新政府上台後找了環境律師詹順貴擔任環保署副署長,主要任務便是環評制度改革。同年6月底,改革啟動,詹順貴提出的腹案,包括二個月內調整環評審查行政程序;六個月內提出政策環評細項、環評作業準則與認定標準修正草案;九個月內提出...
2017-12-27 00:00
回顧台灣四、五十年農地違章工廠亂象,今年可說是個關鍵年。行政院終於面對現實,10月核定通過「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專案。雖然首波對象只有17家,但12月高雄、台南均開始執行拆除,可說是關鍵第一步。
中央首波跨部會 ...
2017-12-26 00:00
2017年地球的健康如何?從某個角度來看是警鐘不斷。去(2016)年科學家預測會在今年5月達到峰值41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提前在2017年4月18日達標。相隔一個月,因為北極冬季溫度的大幅升高,埋藏在北極永凍土中的全球種子庫「諾...
2017-12-26 00:00
一切要從這片連續27公里的藻礁地景說起。4月26日,來自桃園新屋的葉斯桂在台北市中心吹響海螺。低沉的螺聲,彷彿訴說著藻礁的哀傷。原來,中油打算在他的家鄉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6月21日,中研院學者陳昭倫投書媒體,書寫他走在大潭...
2017-12-25 00:00
動用特別預算八年8800億,包括軌道建設、水環境建設、綠能建設、數位建設、城鄉建設五大建設的「前瞻基礎建設」無疑是今年上半年政治角力的重點。
歷經數度抗議與杯葛,潑水、撒紙錢手段盡出,最後「前瞻基礎建設」以四年4200億,計畫...
2017-12-25 00:00
缺電最有感 815大停電引發論戰
2017年全民最有感的能源事件應該就是「815全台大停電」。這是1999年921大地震以來最嚴重的停電事件。起因是中油操作疏失導致天然氣供應中斷2分鐘,後果是全台17縣市668萬用...
2017-01-27 09:00
讀者朋友們:新春快樂!
2017年初,在即將邁入雞年的猴年尾聲,中壢泰豐輪胎工廠發生火災,戴奧辛落塵和空污影響尚待釐清,但這僅是單一公安意外帶來的傷痕,緊接著2月19日又有中南部民間社會的反空污遊行動員,則是直指長期以來結構性...
2016-12-23 15:10
2016總統大選,蔡英文、陳建仁當選。圖片來源:蔡英文官方粉絲頁。
FOCUS:挾帶亟欲改變現況的盼望,民意將民進黨推上了總統及立院多數黨位置,形成完全執政。半年多來,新政府喊出的更公平正義、更照顧弱勢、與人民站在...